
雅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四川省雅安市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依托川西地区产业需求,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旅游服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通过引入企业实训基地、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在师资结构优化、实训资源整合及跨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建设
雅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5年,2018年通过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验收,现有在校生规模3200余人,开设14个专业方向。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建有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12个校内实训基地。
指标 | 雅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四川省中职平均水平 |
---|---|---|
校园面积(亩) | 120 | 85 |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 | 2300 | 1500 |
企业合作单位数量 | 47家 | 32家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重点打造“现代农业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三大特色专业群,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与蒙顶山茶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全链条教学。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架构,引入1+X证书制度。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技能证书 |
---|---|---|
现代农业技术 | 植物生理学、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 | 农艺工(中级)、无人机操作 |
数控技术应用 | CAD/CAM、液压传动、精密加工 | 数控车工(高级)、3D打印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导游实务、民宿运营、研学旅行设计 | 导游资格证、茶艺师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67%。通过实施“企业工程师进课堂”计划,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指导”双轨师资配置。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年均培训时长 |
---|---|---|---|
正高级职称 | 21 | 11.5% | 72小时 |
双师型教师 | 122 | 67% | 96小时 |
企业兼职教师 | 58 | 31.8% | - |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三段式”培养模式:第1-2学期夯实文化基础,第3-4学期开展专项技能训练,第5-6学期实施顶岗实习。与吉利集团、京东物流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行“1.5+1.5”学制交替,近三年订单培养人数年均增长18%。
五、学生发展质量评估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4.7%,对口就业率78.3%,本地就业占比62%。升学渠道持续拓宽,近五年通过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生比例提升至26%。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数量居川西地区中职校前列。
六、产教融合实践路径
学校牵头组建“雅茶产业职教联盟”,联合蒙顶山茶叶交易所、雅安藏茶企业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建设云计算实训室,开发“跨境电商+”特色课程包,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3000人次,为雨城区、名山区提供茶产业技术帮扶。承接雅安市“春雷行动”食品安全检测、社区养老护理等公益项目,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格局。
八、发展挑战与优化策略
当前面临数字转型师资缺口、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建议加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投入,建立长三角地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探索“中职-高职-企业”三元联动的学徒制培养新模式。
雅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养,已发展成为川西地区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中职教育标杆。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川藏铁路第一城”建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