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中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师范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该校以培养高素质师范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办学体系。学校始建于1958年,历经多次改制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其办学特色体现在“师范性与职业性并重”,既注重基础文理学科的系统教学,又强化实践技能与艺术素养的培养。
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约3000人,专职教师团队超过2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0%。校园占地面积近150亩,配备现代化教学楼、艺术实训中心及标准化运动场馆。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尤其在川陕地区基础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巴中师范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巴中专区初级师范学校,1993年更名为巴中师范学校,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序列。学校始终以“服务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为使命,定位于“立足巴中、辐射川东北”的区域性师范教育高地。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属性 |
---|---|---|
1958-1985 | 初创期,以初中师资培养为主 | 中等师范专科学校 |
1993-2005 | 更名为现名,增设非师范专业 | 综合性中师 |
2005至今 | 转型为中等职业学校 | 省级重点中职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12个中职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占比60%,形成“师范教育+艺术特长+职业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核心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同时增设幼儿保育、数字媒体技术等时代性课程。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技能证书 |
---|---|---|
师范类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 教师资格证 |
艺术类 | 音乐表演、美术设计 | 艺术等级证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应用 | 计算机操作员证 |
三、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专任教师18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7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55%。近年引进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3人,组建了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
职称层级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 | 12 | 6.4% |
副高级 | 78 | 41.7% |
中级 | 97 | 51.9% |
四、硬件设施配置
学校建有省内一流的师范生技能实训中心,包含智能钢琴教室、数码绘画工作室、微格教学实验室等专项场所。图书馆藏书量达15万册,电子资源覆盖率达70%。
五、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通过三条渠道实现就业:一是参加教师公招进入公立学校;二是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等院校;三是进入民办教育机构或企业。近三年升学率稳定在68%左右,合作办学单位覆盖川陕渝地区200余所学校。
六、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承担巴中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年培训规模超5000人次。与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共建“3+2”贯通培养项目,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生源。定期开展教育扶贫活动,累计资助偏远地区学生300余人。
七、办学特色亮点
- “校地协同”模式:与巴州区教育局共建实习基地,实现课程与岗位需求对接
- “双轨培养”机制:同步开设升学班与就业班,满足差异化需求
- “非遗传承”项目:将巴山剪纸、川剧锣鼓等地方文化纳入选修课程
八、挑战与发展方向
当前面临中职招生竞争加剧、师范专业吸引力下降等压力。未来计划推进三大战略:一是建设智慧校园提升信息化水平;二是深化与高校联合培养项目;三是拓展国际交流渠道,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新模式。
通过八维分析可见,巴中师范学校在坚守师范教育本色的同时,积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趋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其“扎根地方、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为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持续的人才支撑,在新时代教育格局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