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市技师学院南校区(成都技师南校区)

成都市技师学院南校区(成都技师南校区)

成都市技师学院南校区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自2012年投入使用以来,始终以“技能立校、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集教学、实训、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平台。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达4500人,开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六大专业群。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与京东方、一汽丰田等32家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度超95%。校区配备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先进实训设备,总价值达1.2亿元,实训工位与学生比例达1:3,为区域产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成	都市技师学院南校区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网络

南校区地处成都“东进”战略核心区域,毗邻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西站交通枢纽,形成“空铁公”立体化区位优势。

区位特征 具体描述 战略价值
地理坐标 东经104.02°,北纬30.35° 衔接成德绵经济带与川南经济区
交通配套 地铁19号线(在建)、双流西站TOD 实现“15分钟进机场,30分钟达市区”
产业环境 空港经开区、新能源产业功能区环绕 对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需求

二、基础设施与教学空间

校区采用“教学工厂”设计理念,建筑布局体现“产教融合”特色,实训场地占比达45%。

设施类型 数量/面积 技术标准
实训中心 8大实训基地,3.2万㎡ 参照德国工业4.0标准建设
智慧教室 128间,覆盖率85% 5G+物联网教学环境
创新工坊 6个跨专业平台 配备3D打印、数字孪生系统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聚焦“智能制造+现代服务”双轮驱动,形成动态调整的专业集群,近三年新增专业占比达30%。

专业大类 重点专业 校企合作项目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 西门子智能制造订单班
电子信息 物联网技术、应用电子 京东方现代学徒制试点
现代服务 航空物流、轨道交通 成都地铁联合培养计划

四、师资队伍与教研实力

构建“大师引领、双师主导”的教学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600课时。

师资结构 数量/比例 代表性成果
正高级职称 38人(15%)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企业技术导师 122人(常驻45人) 开发企业定制课程78门
技能大师工作室 5个(含国家级2个) 完成技改项目23项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通过“岗位导向+技能认证”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评价维度 2023届数据 行业对比值
就业率 98.7% 高于全省技校均值7.2%
对口就业率 89.4% 机械制造类达94.6%
平均起薪 5280元/月 超成都职教平均水平18%

六、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形成“四层递进”合作模式,从简单代工向技术研发升级。

  • 基础层:企业提供设备/原料,学校完成初级加工(占比35%)
  • 深化层:共建生产线,开展“生产性实训”(占比52%)
  • 战略层:联合研发技术,如与通威太阳能合作光伏项目(占比13%)

七、社会服务与技术赋能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技术成果转化金额突破800万元。

服务项目 年度数据 社会效益
新型学徒制培训 2800人次 覆盖57家中小微企业
社区教育课程 46门 服务周边居民1.8万人
技术攻关项目 17项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超3000万元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升级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技术迭代压力,校区正推进三大转型:

  • 专业迭代:淘汰3个传统专业,新增人工智能应用等5个新兴专业
  • 数字基建:投入2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国际化:与德国SBA集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成都市技师学院南校区通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区校联动、产教共生”的职业教育范式。其“教学空间即生产空间”的设计理念、“双师双轨”的育人机制,以及“技术反哺产业”的服务模式,为新时代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随着“十四五”期间新基建的持续投入,校区正加速向“智能+”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演进,未来有望成为西部职教改革的标杆性载体。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