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成都吉利学院(成都吉利学院)

四川成都吉利学院(成都吉利学院)

四川成都吉利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学校由吉利控股集团创办,依托企业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校园占地132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8万余人,开设42个本科专业,涵盖机械、电子、计算机、管理、艺术等领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吉利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建有智能制造、汽车工程等实验中心,并与吉利集团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深度对接。近年来,学校在四川省同类院校中就业率保持前列,尤其在汽车产业链相关岗位具备显著优势。

四	川成都吉利学院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吉利学院以工科为核心,重点打造汽车服务、智能科技等特色专业群。目前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校级特色专业5个。

类别 专业数量 省级一流专业 校企共建专业
工学 2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新能源汽车工程
管理学 6 - 汽车服务工程
艺术学 5 - 数字媒体艺术

通过对比可见,工科类专业占比超65%,且深度融入汽车产业链,形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车辆工程”三位一体的专业集群。

二、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教授系列课程的教师具备企业实践经验。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行业背景的占比达40%。

指标 吉利学院 同类院校平均
师生比 1:18 1:22
高级职称占比 35% 30%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 850 620

数据显示,吉利学院在师资配置和产学研结合方面优于区域同类院校,尤其在企业委托研发领域表现突出。

三、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构建“四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校内建有12个实验中心,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投资超2000万元。

实践环节 工科专业 文科专业
实验课时占比 35% 20%
校企合作基地数量 45个 28个
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率 82% 55%

对比显示,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强度显著高于文科,且深度融入企业真实项目,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建立“一生一策”就业指导体系,近三年毕业生进入制造业比例达67%,其中吉利集团及其供应链企业吸纳约40%。

年份 就业率 专业对口率 升学率
2022 95.3% 78% 6.2%
2021 94.8% 75% 5.8%
2020 93.5% 72% 5.1%

数据表明,学校就业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升学率明显低于省内公办二本院校,反映应用型定位下学术深造通道待拓宽。

五、国际化办学路径

学校与德国、英国等国家高校建立合作,开展“2+2”“3+1”联合培养项目。目前国际学生占比1.2%,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5国。

项目类型 合作院校 年度名额 学费标准(万元/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 30 4.5
汽车服务工程 英国考文垂大学 25 5.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40 3.8

相较于公办院校,国际合作项目学费普遍偏高,但提供语言强化和学分互认机制,适合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

六、校园基础设施

学校投资1.2亿元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5G网络全覆盖,建有智慧教室128间,图书资源总量达180万册。

设施类别 数量/规模 特色说明
图书馆 4.2万㎡,座位3000个 配备智能借阅系统
体育场馆 室内体育馆2个,标准田径场2个 含攀岩墙、击剑室等特色场地
学生公寓 4人间为主,独立卫浴 空调覆盖率100%

硬件设施达到省内民办高校前列水平,但人均活动空间较公办院校仍存在差距。

七、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面向区域经济开展技术培训,年均承接企业定制培训3000人次,参与地方产业升级项目15项。

服务类型 年度数据 典型案例
职业技能鉴定 2800人次 智能制造技师认证
技术研发合同 12项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开发
社区教育项目 9个 郫都区工业机器人科普基地

作为民办高校,其社会服务广度不及公办院校,但在汽车产业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当前学校面临应用型高校同质化竞争加剧、师资队伍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新机遇。

关键领域 挑战 应对策略
专业结构优化 传统工科过剩风险 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专业
师资建设 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 实施“双百博士计划”
品牌影响力 区域认知度待提升 加强产学研成果宣传

未来需在保持产教融合特色基础上,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拓展国际认证路径,以应对高等教育格局变化。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