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成都市人民政府管辖。作为成都市重点打造的现代职业教育标杆院校,学院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构建了“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的育人体系。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开设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30余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校园占地面积近600亩,实训设备总值达2.3亿元,与京东方、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共建产业学院7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95%,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的办学格局。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成都铁路机械学校,2014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锚定“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目标,聚焦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需求,形成“一体两翼三协同”发展模式。主体校区位于郫都区红光镇,天府新区校区侧重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构建“双核驱动”空间布局。
时间节点 | 发展历程 | 重大成果 |
---|---|---|
1958-2013 | 铁道机械类中专教育阶段 | 培养轨道交通技术人才超2万人 |
2014-2019 | 高职转型与专业拓展期 | 新增智能制造类专业群12个 |
2020至今 | “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深化 | 立项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3个 |
二、专业集群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智能制造”“数字商贸”“智慧交通”三大专业集群,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入选教育部“1+X”证书试点。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架构,开发活页式教材23部,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4门。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校企合作企业 | 毕业生起薪 |
---|---|---|---|
智能制造 | 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 | 西门子、哈工大机器人集团 | 6500-8000元 |
数字商贸 | 电子商务、大数据会计 | 京东、用友网络 | 5800-7000元 |
智慧交通 | 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 | 成都地铁、比亚迪 | 6200-7500元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组建由全国技术能手、省市劳模领衔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4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72%。建成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企业兼职教师库储备专家260人。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性荣誉 |
---|---|---|---|
正高级职称 | 175 | 38% | 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 |
双师型教师 | 312 | 68% | 省级教学名师4人 |
企业特聘专家 | 260 | / | 大国工匠工作室领衔人3人 |
四、实训基地建设
投入1.8亿元打造“厂中校、校中厂”实训体系,建成西南地区首个5G+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与成都经开区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可模拟L4级自动驾驶测试场景。
实训中心名称 | 建筑面积 | 设备价值 | 主要功能 |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8000㎡ | 4500万元 | 多轴加工、智能装配等 |
数字商贸实训中心 | 5200㎡ | 2800万元 | 直播电商、财务共享等 |
轨道交通实训中心 | 6500㎡ | 3200万元 | 信号控制、车辆检修等 |
五、产教融合创新
推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与华为共建ICT学院,联合开发“鲲鹏+昇腾”认证课程体系。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职教联盟,吸纳成员单位156家。
六、学生发展质量
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47项,省级奖项289项。“专升本”升学率从2019年12%提升至2023年21%,合作院校覆盖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等8所本科高校。
七、国际化办学
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海外培训项目,在泰国、柬埔寨建立2个境外实训基地。开发国际版专业教学标准6套,招收老挝、巴基斯坦等国留学生124人。
八、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3万人次,为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40余项。牵头制定《成都市智能制造技能人才评价规范》,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建设。
通过系统化改革实践,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其“车间即课堂、师傅即导师”的培养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院正加速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匠摇篮”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