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凉山农业学校(凉山农校)

四川省凉山农业学校(凉山农校)

四川省凉山农业学校是西南地区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自1978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三农”为核心,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辐射川滇黔结合部,累计培养近3万名农业技术人才,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关键支撑。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涵盖农作物生产、畜牧兽医、农业机械等领域,构建了“教学-实践-推广”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产教融合、东西部协作等机制,显著提升办学实力,成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典范。

四	川省凉山农业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凉山州五七农业学校”,1984年更名为现名,200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办学定位始终围绕“服务民族地区、助力农业现代化”,形成“扎根凉山、深耕农业”的办学传统。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重心
1978-1990年初创期,开设农学基础专业普及农业基础知识
1991-2010年扩建实训基地,引入“双元制”模式强化技能培养
2011年至今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东西部协作产教融合升级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7个涉农专业,其中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专项+拓展”三级架构,融入彝区文化特色课程。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实训占比
畜牧兽医动物病理学、养殖场规划45%
现代农业技术精准农业、物联网应用40%
民族工艺品加工彝绣技艺、非遗传承35%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21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65%。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23个。

指标类型数值对比全省中职均值
师生比1:15优于1:18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8%接近30%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22%高于15%

四、学生结构与就业质量

在校生中农村户籍占92%,彝汉双语生占比35%。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对口就业率超80%。

年份毕业生总数本地就业比例升学比例
2021863人68%12%
2022921人71%15%
2023985人73%18%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承担市级以上课题47项,研发“高山蔬菜嫁接技术”等12项专利。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5000人次。

  • 建成“彝区畜禽疫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 开发《凉山特色作物栽培图谱》数字资源库
  • 与昭觉、美姑等县签订乡村振兴科技帮扶协议

六、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校园面积扩展至230亩,实训设备总值达8500万元。建成智慧农业实训室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

设施类型数量技术水平
现代农业实训大棚18栋智能温控系统全覆盖
畜牧养殖实训场5处配备AI疫病监测设备
农机维修实训中心2个新能源农机占比40%

七、东西部协作机制

与浙江农业职业学院建立“2+1”联合培养模式,共享128门数字化课程资源。广东省属企业设立“订单班”15个。

  • 教师轮岗交流年均40人次
  • 接收东部院校捐赠实训设备价值2300万元
  • 联合开发《亚热带作物栽培》等特色教材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面临生源质量波动、产业技术迭代加速等压力。实施“十四五”规划明确三大战略:建设高原农畜产品检测中心、打造彝族非遗技艺传承基地、深化“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探索。

四川省凉山农业学校通过四十余年的探索实践,构建了民族地区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范式。其“产业需求导向、民族文化浸润、东西部协同发展”的办学经验,为同类院校提供了重要借鉴。面向乡村振兴战略新阶段,学校正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农业职业高校的目标迈进,持续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