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市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先行区,现有7所经教育部门审批设立的职业技术学校,形成覆盖中职、技工、高职协同发展的办学体系。从办学性质看,公办学校占比86%,民办学校占14%;从区域分布看,船山区与射洪市各集中3所,安居区1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规模超2.3万人,年均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6000余人。各校依托本地电子信息、锂电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构建专业群,平均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1%,形成"政校企"三方联动的育人模式。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资质
遂宁职业教育体系始建于1985年,最早成立的公办机构为四川省射洪师范学校(现射洪市职业中专)。2012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新增3所民办职业院校。目前7所学校中,公办院校占比86%,包含2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射洪市职业中专),1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民办院校以遂宁应用高级技工学校为代表,聚焦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
学校名称 | 创办时间 | 办学性质 | 资质等级 |
---|---|---|---|
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 | 1985年 | 公办 | 国家级重点 |
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 | 1982年 | 公办 | 国家级重点 |
安居职业高级中学 | 1998年 | 公办 | 省级示范 |
遂宁应用高级技工学校 | 2018年 | 民办 | 省级重点 |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各校专业布局紧密对接遂宁"5+2"现代工业体系,重点建设电子信息、锂电材料、机械加工等专业群。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布点率达100%,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覆盖率71%。特色专业方面,射洪市职业中专的酿酒工艺专业服务沱牌舍得集团,蓬溪实验中学的服装设计与工艺对接门业制造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核心专业 | 开设学校 | 对应产业 |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 |
---|---|---|---|
电子信息技术 | 遂宁市职校、射洪职中 | 电子电路制造 | 3200 |
新能源汽车维修 | 安居职中、应用技工 | 锂电新能源 | 2800 |
数控技术应用 | 大英职校、蓬溪实中 | 机械制造 | 2500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全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平均达68%,其中遂宁市职校达到75%的高水平。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方面,公办学校普遍高于民办,射洪职中以32%的副高以上职称教师领跑。在教学资源方面,共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7门,市级优质课程43门,校企联合开发岗位课程标准56项。
关键指标 | 遂宁市职校 | 射洪职中 | 安居职中 |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75% | 68% | 62% |
高级职称比例 | 35% | 32% | 28% |
省级精品课程数 | 8门 | 6门 | 3门 |
四、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累计投入5.2亿元建成实训基地,其中遂宁市职校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获中央财政支持1200万元。各校平均拥有校内实训工位3200个,与京东方、天齐锂业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47个。虚拟现实实训室覆盖率达60%,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全部配备直播电商实训系统。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本地就业占比68%,主要吸纳企业为喜之郎、恩彼特等本地龙头企业。升学方面,高职单招录取率从2018年的52%提升至2023年的76%,遂宁市职校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三年突破百人。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占比35%。遂宁市职校牵头组建的"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吸纳成员企业52家,开发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8个。各校累计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1.8万册,涵盖电工、焊工等46个工种。
七、办学特色与竞争优势
遂宁市职校依托"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形成"校中厂+厂中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射洪职中打造"舍得工匠"人才培养品牌,为酒业输送技术骨干;安居职中创新"田园课堂"教学模式,服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民办院校则通过"订单班"实现招生即招工的培养机制。
八、发展瓶颈与提升方向
当前存在三大短板:一是专业集群化程度不足,仅电子信息专业形成较完整产业链;二是产教融合深度待加强,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低于40%;三是智慧校园建设滞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覆盖率仅55%。未来需重点推进"三教"改革,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平台,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新路径。
经过三十余年发展,遂宁已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体系,但在服务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仍需突破。建议通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岗课赛证"融通体系、加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等举措,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