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阳晨荣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成渝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德阳。学院以“科技赋能教育,产教融合创新”为办学理念,聚焦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新兴领域,构建了“专业群+产业学院”的特色发展模式。作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学院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引入行业认证标准、推行“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贯通的育人机制。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80%以上进入长三角、成渝地区智能制造相关企业,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基地。
一、基础概况与办学定位
德阳晨荣科技职业学院创办于2019年,占地面积600亩,规划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学院锚定“建设西部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目标,形成“新工科+新商科”双核驱动的专业布局,现开设智能装备制造、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等26个高职专业。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与德阳高新区、京东集团等共建产业学院3个,校外实训基地覆盖率达100%。
核心指标 | 德阳晨荣科技职业学院 | 四川同类院校均值 |
---|---|---|
校企共建专业占比 | 76.9% | 58.3%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82% | 65% |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 | 63% | 41%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岗位导向+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实施“1+X”证书制度(1个学历证书+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重点专业群覆盖智能制造、数字商贸等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获评省级高水平专业建设点。课程设置中实践课时占比达55%,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与企业联合开发《智能产线运维》《跨境电商运营》等特色教材12部。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认证 |
---|---|---|---|
智能制造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PLC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调试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 |
信息技术类 | 大数据与会计 | 财务大数据分析、智能财税管理 | 初级会计职称+EXCEL数据处理 |
现代服务类 | 直播电商服务 | 短视频创作、电商运营实务 | 电子商务师(三级) |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学院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通过“企业工程师入编任教”机制,聘请行业技术骨干担任产业教授。现有专任教师342人,其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占比78%,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近三年纵向科研项目立项47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年均增长32%,在智能装备检测、工业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形成技术积累。
师资结构 | 德阳晨荣科技职业学院 | 全国职业院校均值 |
---|---|---|
高级职称占比 | 37% | 28% |
硕士以上学位占比 | 89% | 76%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 41% | 19%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院建有“厂中校”式实训中心8个,包括智能制造实训工厂、数字经济实训基地等,设备总值达1.2亿元。其中与德阳市共同建设的“精密加工实训中心”被列为省级共享型实训基地。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开发AR/VR实训项目56个,实现“岗前培训-技能认证-顶岗实习”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五、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学院与通威集团、华为(成都)研究所等企业建立“订单班”培养模式,近三年累计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300余名。202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1%,平均起薪4870元/月,高于四川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通过“创业孵化中心”培育学生创业项目37个,带动就业200余人。
六、学生发展与校园生态
学院构建“素质拓展+技能竞赛”育人体系,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42项。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支持学生通过技能认证、创新创业成果置换学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科技+人文”融合,每年举办科技创新节、工匠文化周等活动,形成“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校风。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院面向德阳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开展技术培训,年培训量超1.2万人次。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技能扶贫”项目,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800余名。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方案12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3000万元。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学院面临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压力,需加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专业布局。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智慧校园建设仍需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学院正着力打造“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建设川渝智能制造产教联盟,深化与重庆职业院校的协同育人机制。
德阳晨荣科技职业学院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专业体系,在产教融合深度、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其“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模式、“双师双能”师资培养机制,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速度、新兴专业布局前瞻性等方面持续突破,以更好服务国家“技能型社会”建设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