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雄厚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多次资源整合,目前已形成占地面积280余亩、在校生6000余人的办学规模,拥有两个校区和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作为绵阳市唯一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职教中心,该校在2025年绵阳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包揽多项团体冠军,连续六年蝉联市级技能竞赛一等奖。其特色鲜明的本科实验班模式,通过强化文化课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为职教高考升学通道提供了成功范例。
一、本科升学路径解析
该校构建了完善的职教高考培养体系,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本科升学:
- 专项实验班机制:自2023年起开设本科实验班,面向新生进行选拔考试,配备优质师资团队,采用"专业技能+文化基础"双轨教学模式。
- 多元化升学渠道:
- 通过四川省职教高考报考应用型本科院校
- 参加西南科技大学等9所对口本科院校的单招考试
- 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者可获本科院校保送资格
- 升学保障措施:
- 每周增设12课时文化强化课程
- 建立学业水平测试动态淘汰机制
- 与成都七中合作开发远程教育课程
二、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数据分析
(一)招生规模与结构
类别 |
计划人数 |
专业方向 |
学费标准 |
职教高考班 |
800 |
6大专业群 |
公办免学费 |
技能就业班 |
1200 |
12个技术类专业 |
部分专业享补贴 |
联合培养班 |
400 |
汽车维修/智能制造 |
企业承担实训费用 |
备注:本科实验班在高考班中按30%比例二次选拔。
(二)录取政策变化
- 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向,与比亚迪共建实训中心
- 学前教育专业需通过艺术素养测试
- 县域合作计划:面向绵阳北部山区单列200个扶贫名额
三、优势专业体系解析
(一)省级重点专业群
专业名称 |
实训基地规模 |
对口本科院校 |
升学率 |
就业率 |
机械加工技术 |
8000㎡ |
西南科技大学 |
68% |
100%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国家级基地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55% |
98% |
计算机应用 |
云机房12间 |
成都师范学院 |
72% |
100% |
(二)特色培养项目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专班:与ABB集团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
- 新能源汽车诊断精英班:配备特斯拉认证培训体系
- 电子商务直播学院:校内建设完整直播产业链实训场景
四、区域职业教育格局对比
(一)办学基础对比
学校名称 |
创办时间 |
占地面积 |
在校生数 |
省级以上重点专业 |
江油市职业中学校 |
1958 |
280亩 |
6000 |
6个 |
青莲职业技术学校 |
1985 |
90亩 |
1800 |
2个 |
长钢技工学校 |
1978 |
65亩 |
1200 |
1个 |
矿机职业技术学校 |
1982 |
50亩 |
900 |
1个 |
绵阳工业技师学院 |
2003 |
200亩 |
4500 |
4个 |
(二)升学就业竞争力
指标维度 |
江油职中 |
青莲职校 |
长钢技校 |
矿机职校 |
绵阳技师学院 |
本科上线率 |
41% |
18% |
12% |
9% |
35% |
名企就业占比 |
63% |
35% |
28% |
22% |
58% |
技师证书获取率 |
92% |
75% |
68% |
60% |
85% |
校企合作单位数量 |
87家 |
32家 |
25家 |
18家 |
65家 |
(三)教学资源配置
资源类型 |
江油职中 |
区域平均值 |
生均实训设备值 |
3.2万元 |
1.8万元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78% |
52% |
年度实训耗材投入 |
480万元 |
210万元 |
数字教学平台 |
全覆盖 |
60%覆盖 |
五、核心竞争力剖析
- 历史积淀优势:67年办学历史形成的品牌效应,区域职教资源整合的典范
- 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职教高考改革先行者
- 产教融合深度:校内建有智能制造工厂和国家级驾校,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 赛事培育机制:建立"校赛-市赛-省赛-国赛"四级竞赛体系,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27项
四川省江油市职业中学校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该校在本科升学领域的突破性实践,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对比区域同类院校,其在教学资源配置、产教融合深度、升学就业质量等方面均保持显著优势。特别是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等王牌专业,已形成从技能培训到高端就业的完整人才培养闭环。随着职教高考制度的深化改革,该校将继续发挥区域职业教育领头羊作用,为产业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