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周润明作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其办学理念与管理策略深刻影响着学校发展轨迹。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培养体系,他带领团队将传统职教模式升级为现代化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形成“专业集群+产业服务”的特色路径。其主导的“双师型教师培育计划”和“企业订单班”模式,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校企合作企业数量增长150%。在数字化教学转型中,他推动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和智慧课堂,使教学资源覆盖率提升至85%。通过深化县域经济联动,学校累计为本地输送技术骨干超3000人,参与乡村振兴项目20余项,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支撑。
一、个人背景与职业履历
周润明自2016年担任荣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以来,先后推动实施三项重大改革:
年份 | 改革措施 | 核心目标 |
---|---|---|
2017 |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 匹配县域制造业需求 |
2019 | 企业导师驻校制度 | 强化实践教学能力 |
2021 | 数字技能认证中心 |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
其提出的“职教+产业”生态圈概念,促使学校与周边工业园区建立常态化协作,本人更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二、教学体系创新实践
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周润明团队实现三大突破:
创新方向 | 实施路径 | 成效指标 |
---|---|---|
模块化课程 | 按岗位能力分解知识单元 | 学生岗位适配度提升40% |
项目化教学 | 真实生产任务进课堂 | 作品转化率达65% |
数字化资源 | 建设AR/VR实训库 | 教学效率提高55% |
特别在机械加工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使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中级工证书通过率从68%提升至93%。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针对职教师资结构性问题,周润明制定专项培养计划:
培养类型 | 执行方案 | 成果数据 |
---|---|---|
企业实践 | 每学期2个月顶岗锻炼 | 双师比例达82% |
技能大赛 | 省级竞赛赛前集训制 | 获奖量三年增3倍 |
学历提升 | 在职硕士定向培养 | 研究生占比升至35% |
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022年该校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四、学生培养质量提升
周润明主导构建“三维评价”育人体系:
评价维度 | 考核标准 | 达成情况 |
---|---|---|
专业技能 | 行业认证+作品集 | 高级工取证率78% |
职业素养 | 企业满意度调查 | 好评率91% |
创新能力 | 专利/竞赛成果 | 年均申报专利15项 |
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初始岗位晋升周期缩短至1.8年,较区域平均水平快0.5年,印证培养体系的有效性。
五、产教融合推进策略
周润明提出“四共”合作模式:
合作层面 | 实施举措 | 典型案例 |
---|---|---|
资源共享 | 设备共建/师资互派 | 与新力机械共建实训中心 |
人才共育 | 订单班/现代学徒制 | 电子科大订单班年输送80人 |
研发共创 | 横向课题攻关 | 参与智能农机改良项目 |
文化共生 | 企业文化进校园 | 引入丰田TPS管理体系 |
目前与42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其中深度合作企业12家,联合开发课程28门,实现招生即招工的培养闭环。
六、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学校在周润明推动下形成多元服务格局:
服务领域 | 年度数据 | 社会效益 |
---|---|---|
技能培训 | 年培训量1.2万人次 | 获财政补贴800万元 |
技术支持 | 解决企业难题65项 | 创造经济效益3200万 |
文化传承 | 非遗技艺培训23期 | 入选省级示范基地 |
特别在扶贫协作方面,为凉山地区开展“技能扶贫”项目,累计培养建档立卡户学员437人,就业率保持100%。
七、数字化转型实践
周润明主导的智慧校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建设项目 | 技术特征 | 应用成效 |
---|---|---|
教学诊断平台 | 大数据分析+AI推荐 | 精准预警学业风险 |
虚拟仿真系统 | 3D建模+云端部署 | 降低高危实训成本70% |
数字资源库 | 校企共建+开源共享 | 资源调用量月均2.1万次 |
疫情期间通过“云课堂”保障教学连续性,在线教学满意度达94%,凸显数字化基建的重要性。
八、挑战与未来规划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带来的挑战,周润明提出:
现存瓶颈 | 应对策略 | 阶段目标 |
---|---|---|
师资高端短缺 | 实施“候鸟专家”计划 | 引进产业教授15人 |
实训设备迭代 | 建立设备更新基金池 | 年均投入增长20% |
跨区域竞争 | 打造差异化专业集群 | 建设省级特色专业3个 |
根据《荣县职教中心2025发展规划》,未来将重点推进“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建设,预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系统性改革实践,周润明带领荣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实现从传统职校到现代化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其“立足产业、服务民生”的职教理念,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持续人才支撑,形成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改革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