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巴中市卫生进修学校(巴中卫校)

巴中市卫生进修学校(巴中卫校)

巴中市卫生进修学校作为川东北地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自1958年建校以来,始终承担着巴中市及周边地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任务。学校依托巴中市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形成了"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办学特色,累计培养了2万余名医药卫生专业人才,其中超过80%的毕业生长期服务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办学定位上,该校紧密结合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需求,重点开设护理、临床医学、中医康复等适配基层医疗需求的专业,构建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巴	中市卫生进修学校

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等举措,显著提升了办学质量。现有在校生规模达3200人,年均开展各类短期培训超4000人次,成为川陕革命老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摇篮"。然而,在师资结构优化、实训设备更新、产教融合深度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对接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发展阶段 时间跨度 核心任务
初创期 1958-1985 培养基础医疗人员,满足公社医疗需求
转型期 1986-2000 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增设护理专业
提升期 2001-2020 拓展继续教育功能,建设省级实训基地
新时代 2021-至今 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智慧医疗教育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7个中职专业,护理、临床医学等5个成人大专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模块+专业方向+岗位实训"的架构,其中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2022年新增老年护理、中医康复两个专业方向,开发了《失智老人照护》《中医适宜技术》等特色课程。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
临床医疗类 护理 基础护理、内外妇儿护理 各级医疗机构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生化检验 检验科、血站
药学类 药剂 药理学、药物制剂 药店、制药企业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截至2023年,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占比65%。教师队伍呈现"三高三低"特征:高职称比例较高但正高职称仅占12%,青年教师占比低(30岁以下仅18%),行业兼职教师比例偏低(22%)。近三年通过"名校引智计划"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23人,但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仍显不足。

指标类型 数值 对比全省中职均值
师生比 1:25 1:22
高级职称占比 38% 35%
双师型教师占比 65% 58%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总面积8600㎡的实训中心,包含护理实训楼、临床模拟病房、药学实训室等12个专项实训场所。2020年投入1200万元建设的"智慧医疗实训基地",配置了虚拟静脉穿刺系统、智能心肺听诊仪等数字化设备。但相较于达州、广元等地同类学校,在实训工位数量(生均0.8个)和设备更新率(年均12%)方面仍有差距。

实训项目 设备数量 生均工位 更新周期
基础护理实训 320套 0.7 3年
临床诊疗模拟 18套 0.2 5年
急救技能训练 45套 0.6 2年

五、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

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1%。2022届护理专业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76%,高于全省中职平均水平(68%)。就业地域分布显示,89%的毕业生在巴中市及周边地市就业,其中72%进入基层医疗机构。但就业质量存在"三多三少"现象:进入民营机构多、公立机构少;从事基础岗位多、专业技术岗少;本地就业多、区域外输出少。

六、社会服务与协同发展

学校年均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培训4200人次,覆盖巴中市9县(区)136个乡镇。重点实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计划",开发了《常见病诊疗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等培训课程。与巴中市中心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建立教学医院关系,与12家医药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但培训层次仍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高端继续教育项目占比不足15%。

七、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 师资结构矛盾:通过"银龄计划"引进退休专家,建立"校企双聘"制度
  • 实训资源不足: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区域性医疗护理实训中心
  • 产教融合不深:联合医疗机构开发"订单式"培养项目,共建产业学院
  • 生源质量波动:加强初中生源基地建设,开设"医学基础强化班"

八、横向对比与发展建议

与绵阳、达州等同类学校相比,巴中卫校在服务基层的定位优势明显,但在办学规模、实训条件等方面存在差距。建议:①争取省级"基层医疗人才定向培养"专项经费;②构建"中职-高职"贯通培养体系;③开发"智慧医疗"特色专业群;④建立秦巴山区卫生健康人才联盟。

经过六十余载的发展积淀,巴中市卫生进修学校已形成鲜明的基层医疗教育特色。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校需要着力破解师资结构失衡、实训资源短缺、产教融合不深等发展瓶颈,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持续巩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基地的核心地位,为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