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崇州万家煤矿技工学校(崇州煤技校)

崇州万家煤矿技工学校(崇州煤技校)

崇州万家煤矿技工学校是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发展历程与煤炭行业变迁紧密相连。作为西南地区早期煤矿系统直属技校之一,该校以培养矿山机械操作、瓦斯检测、巷道掘进等专业技能人才为核心,曾为区域能源产业输送大量技术骨干。近年来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学改革,逐步向新能源技术、智能矿山设备维护等新兴领域拓展,形成"传统矿业+现代工科"双核驱动模式。

崇	州万家煤矿技工学校

学校现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设有矿山机械、电气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维修等12个技工专业,其中矿山通风与安全、综采设备维护两个专业被纳入省级重点建设名单。现有在校生2300余人,年均开展企业定制培训超4000人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学校正面临传统专业萎缩与新兴学科建设投入不足的双重压力,其"煤校不煤"的转型路径成效尚待观察。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国营万家煤矿技工培训班,1985年经原煤炭工业部批准升格为技工学校。2012年划归地方管理后开启市场化改革,确立"服务能源产业,培养智慧矿工"的办学方向。

发展阶段核心事件专业调整方向
1958-1999煤炭部直属技校矿井提升、采煤机维修
2000-2015行业改制转型期增设机电一体化专业
2016-至今地方管理阶段新能源装备技术、物联网应用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当前开设专业呈现"传统工科为主,新兴技术为辅"的结构特征。矿山主体专业保留比例达60%,但课时占比已从2015年的75%降至2022年的52%。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实训课时占比合作企业数量
传统矿业类矿山机械操作65%8家
智能制造类工业机器人维护40%15家
新能源类锂电池检测技术35%6家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127人,生师比18:1,但高级职称教师仅占28%。值得关注的是"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显著,从2018年的32%增至2022年的54%。

年份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企业实践经历教师
201968%25%38%
202176%28%52%
202382%28%61%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但对口就业率从2018年的78%下降至2022年的65%。薪资水平呈现分化态势,传统岗位起薪增长停滞,新能源岗位平均高23%。

年度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平均起薪(元)
202093.2%72%4320
202191.8%68%4450
202292.5%65%4680

五、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建有矿山机械模拟车间、智能控制实训中心等8大实训基地,设备总值8600万元。与川煤集团共建的"矿山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处于行业前沿。

实训类型设备数量合作企业投入(万元)年实训人次
传统采矿实训120台套380800
智能制造实训45台套6201200
新能源实训28台套250450

六、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

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建立包含思想品德、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的三维考核体系。设立"矿工助学金"专项资助,年均发放金额超150万元。

项目覆盖率年均投入(万元)受益学生比
国家助学金82%24035%
企业奖学金18%8512%
校内勤工俭学65%7028%

七、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年均开展煤矿安全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120场次,覆盖周边6市(州)。主导制定的《智能矿山设备检修标准》成为区域行业规范。

服务类型年服务量合作单位层级创收金额(万元)
安全培训8500人次省应急厅320
技能鉴定4200人次国家人社部180
技术研发15项行业龙头企业260

八、发展瓶颈与未来挑战

面临三大结构性矛盾:传统专业招生占比从2015年的78%降至2022年的55%,但新专业师资储备不足;智能化教学设备更新资金缺口达年均1200万元;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订单培养稳定性下降。

崇州万家煤矿技工学校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传统行业院校转型的普遍困境。其在保留特色专业优势的同时,通过构建"传统+新兴"专业集群、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探索出具有示范意义的改革路径。但需警惕专业调整与市场需求的时间差风险,建议加大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投入,完善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更具韧性的职业教育生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