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达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区(以下简称“达县职高”)是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发展历程与区域经济需求紧密相连。学校以“职业技能与素质教育并重”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农业、工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校区占地约200亩,拥有现代化实训中心、标准化运动场及多功能教学楼,硬件设施达到省级示范校标准。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5%,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占比达4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作为秦巴山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学校通过“订单班”“学徒制”等模式,为本地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辐射周边区县,形成“教育-产业-就业”闭环生态。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达县职高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北外镇,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紧邻包茂高速达州站出口,距离达州火车站仅8公里。校区周边分布着多个农业产业园区和制造业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天然便利。
交通方式 | 耗时 | 距离 |
---|---|---|
达州火车站 | 20分钟 | 7.8公里 |
达州机场 | 45分钟 | 35公里 |
市中心商业区 | 15分钟 | 5.2公里 |
对比川内其他职教中心,达县职高在服务县域经济半径上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其覆盖的达州高新区产业带仅需15分钟车程,而同类院校如绵阳职教中心辐射工业区平均耗时增加40%。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14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数字信息”三大专业集群。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方向”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55%。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
现代农业技术 | 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 | 达州农科院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新能源汽车维护、车联网技术 | 比亚迪达州基地 |
计算机应用 | 大数据处理、电商运营 | 京东云川东服务中心 |
相较于传统职教课程,该校引入“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无人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8类新兴职业资格证书,证书获取率较全省中职均值高22个百分点。
三、师资力量结构
现有教职工1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研究生学历34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42人担任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中,具备5年以上企业经验者占78%。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年均培训时长 |
---|---|---|---|
理论教学 | 124 | 66.7% | 48小时 |
实践指导 | 98 | 52.7% | 72小时 |
企业外聘 | 42 | 22.6% | - |
与省内同类院校相比,该校企业兼职教师比例高出15%,且每学期开展“教师进车间”实践计划,确保理论教学与产业技术迭代同步率达92%。
四、教学设施配置
校区建有智能制造、现代农业、信息技术3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ABB、发那科等品牌设备20台,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含智能温室1200㎡。
实训类别 | 设备数量 | 场地面积 | 合作企业投入 |
---|---|---|---|
智能制造 | CNC机床15台 | 800㎡ | 长城汽车达州工厂 |
电子商务 | 直播设备30套 | 500㎡ | 淘宝川东运营中心 |
现代农业 | 无人机20架 | 1200㎡ | 省农科院 |
相较于广元、巴中等地职教中心,该校生均实训设备值高出38%,且企业捐赠设备占比达45%,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环境的高度仿真。
五、学生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1.7%,本地就业占比68%,主要分布在制造业(42%)、信息技术(28%)、现代农业(15%)领域。就业岗位平均起薪达3800元/月,高于全省中职平均水平12%。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率 | 平均起薪 |
---|---|---|---|
2022 | 98.3% | 90.1% | 3680元 |
2021 | 97.8% | 88.5% | 3520元 |
2020 | 96.9% | 85.7% | 3350元 |
对比发现,该校毕业生三年内晋升管理层比例(27%)较川内同类院校均值(18%)高9个百分点,体现职业发展后劲优势。
六、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与4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师徒传承”三大模式。其中,与比亚迪共建“新能源汽车维修学院”,年培养量达200人。
合作类型 | 企业数量 | 年输送人数 | 培养周期 |
---|---|---|---|
订单班 | 18家 | 680人 | 1.5年 |
顶岗实习 | 25家 | 920人 | 6个月 |
现代学徒制 | 9家 | 320人 | 2年 |
相较于传统合作模式,该校“企业驻校导师”制度使岗位适应期缩短至7天,较未实施该模式的学校减少65%。
七、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扶贫培训项目23个,开发《秦巴山区特色种植技术》等本土化教材7套。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年输送学生300人。
服务项目 | 年培训量 | 受益群体 | 政府购买金额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2800人 | 农村致富带头人 | 150万元 |
企业职工技能提升 | 1700人 | 制造业一线工人 | 85万元 |
退役士兵再就业 | 500人 | 退伍军人 | 32万元 |
数据显示,该校社会培训收入占年度总经费18%,远超川内中职校平均水平(9%),形成“以训养校”良性循环。
八、发展挑战与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如人工智能专业缺口)、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缺口(年需1200万元)等问题。根据《达州市“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学校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园区,预计新增智能制造、智慧养老等5个专业方向。
关键指标 | 现状值 | 2025目标值 | 差距分析 |
---|---|---|---|
省级示范专业数 | 3个 | 5个 | 需新增2个特色专业 |
实训设备总值 | 3200万元 | 5000万元 | 年均缺口600万元 |
本科升学率 | 12% | 25% | 需强化文化课教学 |
通过对比可见,该校在专业集群化发展和升学通道建设方面仍需突破,但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区位优势,具备承接产业转移人才需求的潜力。
作为秦巴山区职业教育的标杆,达县职高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专业体系,以深度校企合作提升育人实效,在乡村振兴和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转型、高端专业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方能实现从“技能培养基地”向“技术人才高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