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职业康复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川康复职院)

四川职业康复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川康复职院)

四川职业康复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西南地区以康复医学与卫生技术教育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学院立足"健康中国"战略需求,构建了"医康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体系,形成康复治疗技术、护理、中医康复技术等特色专业集群。作为全国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学院与四川省残联共建实践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在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四	川职业康复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四川省康复医学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现为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重点打造"康复+养老"特色专业群。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成果
1985-2005 创建康复医学中专,开设针灸推拿专业 培养基层康复人才3000余人
2006-2018 申报省级示范校,增设康复工程技术专业 获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19至今 升格高职院校,建立智慧康养实训中心 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试点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设康复治疗技术、护理、中医康复技术等8个专科专业,构建"基础共享+专业分化"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运动疗法技术》《作业治疗技术》《传统康复技术》等,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名称 主干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
康复治疗技术 人体解剖学、康复评定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康复治疗士(师)
护理 基础护理技术、老年护理、急救护理技术 护士执业资格证
中医康复技术 经络腧穴学、中医传统功法、中药调剂技术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现有专任教师185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8%,硕士以上学历占65%。聘请三级医院康复科主任、治疗师长担任产业教授,形成"校院协同"的教学团队。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教授/主任医师 22 12%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45 24%
双师型教师 138 75%
行业兼职教师 68 37%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院建有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康复实训中心,配备价值3000万元的专业设备。重点建设虚拟仿真康复大厅、智能养老照护实训室等数字化教学空间,与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 核心实训室:运动治疗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言语治疗实训室
  • 特色设备:三维步态分析仪、肌电生物反馈仪、高仿真模拟人
  • 校企共建基地:成都顾连康复医院、德恩精工康复器械公司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院建立"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订单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近五年获全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奖项17项。2022届毕业生进入三级医院比例达23%,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占比58%。

年份 毕业人数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2020 682 94.3% 89.7%
2021 715 95.1% 91.2%
2022 748 96.2% 92.5%

六、社会服务与科研能力

学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担四川省残联"阳光康复计划"项目。近三年获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5篇,开发《老年康复评估规范》等行业标准3项。

  • 技术服务平台:川南康复技术研发中心、养老护理员鉴定站
  • 产学研项目:智能康复辅具研发、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创新
  • 国际合作:与日本大阪福祉大学共建康复技术研修中心

七、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面对康复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学院存在三大挑战:一是智慧康养专业群建设滞后,二是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三是国际化师资短缺。对此实施"数字赋能""校企共生""海外引智"三大工程,计划三年内建成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引入德国MTT认证体系。

八、未来发展规划

学院将围绕"健康四川"建设目标,重点推进三大战略:构建"康复+智能+养老"专业集群,建设西部首个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学院;深化与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战略合作;拓展"中文+康复技能"国际化培养项目。预计到2025年,实现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全覆盖,打造全国康复职业教育标杆院校。

通过系统化建设,四川职业康复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形成鲜明的"医康融合"办学特色,在西部地区康复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未来需持续加强数字化转型和国际交流,为健康中国战略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