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江阳职高学校坐落泸州哪里(泸州江阳职高位置)

泸州江阳职高学校坐落泸州哪里(泸州江阳职高位置)

泸州江阳职业高级中学(简称“泸州江阳职高”)作为泸州市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理位置的选择深刻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教育资源的战略布局。该校坐落于泸州市江阳区,这一选址不仅依托主城区成熟的基础设施与产业资源,更通过交通网络辐射周边区县,形成“核心带动+全域覆盖”的职教模式。从区域功能来看,江阳区作为泸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校企合作机会与就业通道;从教育生态而言,学校与长江滨江带、城北教育园区形成资源互补,构建了“产教融合+生态育人”的特色发展路径。地理优势使得该校在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承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技能人才需求等方面具备天然条件,同时也成为江阳区推动职普融通、优化教育结构的关键支点。

泸	州江阳职高学校坐落泸州哪里


一、行政区划定位:江阳区核心区域

泸州江阳职高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片区,具体坐标处于长江与沱江交汇处的北岸台地,隶属江阳区行政区域。该区域东接龙马潭区,西邻宜宾市,南靠长江黄金水道,北连泸隆高速交通走廊,形成“水陆空轨”四维联动的区位特征。

从城市功能分区看,学校地处江阳区“产教融合示范区”核心地带,周边布局有泸州国家高新区(江南园)、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产业载体,直线距离均在5公里范围内。这种“校企相邻”的布局显著缩短了学生实习与企业用工的对接半径,例如与泸州老窖实训基地的直线距离仅3.2公里,与华为(泸州)数字经济中心的车程不超过15分钟。

区域属性地理范围功能定位
江阳区主城区北至沱江三桥,南抵长江二桥行政文化中心
城北教育组团邻沙茜北路与春华路交汇处职业教育集聚区
长江经济带节点沿长江上游航道3公里辐射区港口物流配套服务区

二、交通网络分析:多维立体接驳体系

学校交通网络构建体现“15分钟生活圈”理念,通过“3纵4横”路网衔接城市主干道。其中,公交系统覆盖12条线路(含快速公交BRT4号线),平均发车间隔10分钟;轨道交通依托规划中的泸州地铁2号线城北站(距校门800米);水运码头依托江北渡口实现5分钟跨江通勤。

交通方式接驳线路通达范围
常规公交216、253、K16路等覆盖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
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规划)串联泸州高铁站与城南机场
水上巴士江北-蓝田渡轮专线对接长江沿岸产业园区

三、周边产业支撑:产教融合生态圈

学校半径5公里内集聚三大产业集群:以泸州老窖技改项目为核心的食品饮料产业带(产值超300亿元)、以华为泸州云数据中心为载体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87家)、以长江起重机为龙头的装备制造基地(年产能12万吨)。这种产业布局为学校开设酿酒技术、大数据运维、智能制造等专业提供实践场景,例如与泸州老窖共建的“浓香型白酒酿造实训工坊”已成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产业集群代表企业合作形式
食品饮料泸州老窖、郎酒集团订单班培养、工艺研发
数字经济华为云、腾讯云西南节点云计算实训、网络安全攻防演练
先进制造长江机械、川油设计工业机器人编程、3D打印工坊

四、生源辐射范围:全域覆盖与跨区协同

学校招生范围以江阳区为核心,覆盖泸州四县三区,同时承接川南滇东北等跨省生源。数据显示,2023年本地生源占比68%(江阳区42%、龙马潭16%、其他区县10%),跨市生源以云贵川交界地区为主(占22%)。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通过“职教高考”通道向成都、重庆高校输送学生比例达9%,形成“本地就业+区域升学”的双重培养路径。

生源类型2023年占比主要来源地
江阳区户籍42%江北、华阳、弥陀等街道
市内跨区县26%叙永、古蔺、合江
省外协作22%贵州赤水、云南威信、四川宜宾
职教高考班9%成都工业学院、重庆能源职院

五、校园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与扩建规划

现有校区占地128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采用“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分式布局。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8000㎡)配备工业机器人实训线,数字商贸孵化园(5000㎡)设有直播电商工作室,运动场馆包含标准田径场与室内篮球馆。根据《泸州市职教高地建设方案》,学校计划向东拓展60亩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园”,重点布局新能源汽修、智慧养老等新兴专业实训基地。

功能区域当前规模2025规划
教学场所4.2万㎡(含智慧教室68间)新增VR实训楼1.2万㎡
实训基地2.5万㎡(设备价值3800万元)扩建新能源汽车维修中心8000㎡
生活配套宿舍楼6栋(床位4200个)新建教师公寓2栋(容纳300人)

六、政策支持维度:市级统筹与专项扶持

学校发展纳入《泸州市“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近三年累计获得市级财政专项资金1.2亿元,用于购置实训设备(占比45%)、师资培训(25%)、数字化校园建设(30%)。特别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下,学校被列为“川渝职业院校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与重庆立事职教中心开展课程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等合作,目前已联合开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5个标准化课程包。

2022-20252023-2025
支持方向资金额度(万元)实施周期
实训设备更新54002023-2024
双师型教师培养2800
智慧校园升级3800

七、历史沿革与品牌积淀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泸州市第三初级中学”,1985年改制为职业中学,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历经三次迁址扩建,2019年整体搬迁至现址,形成“历史文化传承+现代职教创新”的办学特色。目前拥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会计事务、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其中会计专业自1998年开设以来累计培养持证会计师超2000人,本地财税系统从业人员覆盖率达15%。

奠定基础教育底蕴创建服装设计与机械制造专业获评国家中职示范校(2018)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成果标志
1958-1984普通初中阶段
1985-2004职教转型期
2005至今国重建设期

八、生态人文环境:山水校园与社区融合

校区依偎长江北岸台地,形成“半丘半坝”地形特征,绿化覆盖率达65%。校内保留原生黄葛树群落(树龄超80年),打造“一轴三园”景观体系:以文化长廊为轴线,串联工匠园、书香园、耕读园三大主题区域。社区互动方面,学校体育场地夜间向周边居民开放,年均承办社区技能培训超3000人次,实现“校园资源社会化共享”模式。

生态指标数据详情
绿地面积5.8万㎡(含屋顶花园1200㎡)
古树保护黄葛树群落(12株)三级名木
社区服务年开放体育设施240天,培训覆盖8个社区

总的来说呢,泸州江阳职高的地理选址是历史积淀与现代职教理念的结合体,既依托主城区资源禀赋,又通过产教融合突破传统职教边界。其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的持续优化,不仅强化了区域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更成为泸州建设川南职业教育高地的重要支点。未来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化,学校有望进一步发挥“长江上游职教枢纽”的辐射作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