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华大医药卫生学校实训(华大医卫校实训)

成都华大医药卫生学校实训(华大医卫校实训)

成都华大医药卫生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医药卫生类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实训体系以“岗课融通、产教协同”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护理、药剂、口腔修复等核心专业的实践教学网络。学校依托华西医学资源,联合省内30余家三甲医院及医药企业,打造了“基础实训—虚拟仿真—临床实战”三级递进式实训平台,其中高仿真ICU模拟舱、智能化药学检测中心等设施处于行业前列。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与“1+X”证书制度融合,近三年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2%,顶岗实习满意度超95%,形成了“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闭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成	都华大医药卫生学校实训

一、实训基地规模与设施配置

学校实训场地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涵盖医疗、药学、康复三大专业群,配备国际标准护理实训室24间、虚拟仿真实验室8个,核心设备资产值超6000万元。

类别面积(㎡)设备数量主要功能
基础护理实训区32001200+无菌操作、急救演练、病房管理
药学实训中心2800800+药物制剂、质量检测、中药炮制
数字化医学中心1500200+虚拟解剖、远程诊疗模拟、AI诊断系统

二、课程体系与实训衔接机制

学校采用“三阶递进”课程模式,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比例优化至1:1.2,开发《临床护理实务》《药品生产GMP》等12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课程类型理论课时实训课时考核方式
基础技能课120180过程性评价+实操考试
专业核心课180240项目化考核+职业资格认证
综合实训课60300岗位任务完成度+企业评分

三、师资队伍结构与实践能力

现有专任教师15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9%,聘请三甲医院副主任护师以上专家32人担任产业导师。

教师类别人数占比企业实践时长(年)
校内专任教师15678%2.3(人均)
兼职企业导师6832%/
高级职称教师9259%3.5(平均)

四、校企合作模式与实效

学校与四川省人民医院、科伦药业等机构建立“订单班”培养机制,近三年共建校外实训基地47个,开展“工学交替”项目12个。

合作类型企业数量年接收学生量就业转化率
医疗联合体2882094%
药企定向班1535088%
康复机构实训1221081%

五、虚拟仿真技术应用

投入800万元建设VR/AR实训室,开发虚拟手术、药品生产线等数字资源,实现高危操作100%虚拟训练。

技术类型应用场景覆盖率学生使用频次
VR情景模拟急救处置、手术室配合92%3.2次/周/生
AR设备拆解医疗器械维护、药品检验85%2.5次/周/生
MR混合现实解剖教学、病理识别78%1.8次/周/生

六、技能竞赛与成果转化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奖项47项,其中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专利申报量年均增长40%。

年份竞赛获奖(项)专利授权(件)技术转化金额(万元)
20198532
202012958
2021151492

七、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

建立“三方督导”机制,实施实训日志智能分析系统,近三年累计优化实训项目127个,淘汰过时设备380台套。

监控维度评价主体整改响应时效年度优化率
设备利用率教务处+企业48小时28%
学生参与度班级+督导组72小时35%
技能达标率第三方考评机构24小时42%

八、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送训下乡”项目,年培训医护人员2300人次,开发X证书标准4项,带动区域康养产业升级。

服务项目年服务量覆盖区域经济效益(万元)
乡村医生培训820川内32个县区640
养老护理认证650成德绵经济圈480
医疗器械操作430天府新区医贸园区310

通过多维度的实训体系建设,成都华大医药卫生学校实现了从传统技能训练向现代智慧医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其“校院企”三元协同机制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特别是在基层医疗人才供给侧改革中发挥了示范作用。未来需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实训评估中的应用,深化国际护理标准对接,以应对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新挑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