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自贡东方职业学校(自贡东方职校)

自贡东方职业学校(自贡东方职校)

自贡东方职业学校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技能立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通过“校中厂+订单班”模式深化校企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本地企业吸纳比例达68%,彰显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70%,实训设备总值突破3000万元,构建了“教学-实训-认证”一体化培养体系。然而,随着产业升级加速,学校在新兴专业布局、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与产学研协同机制。

自	贡东方职业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自贡东方职业学校创建于1998年,前身为自贡技工培训中心,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立足自贡市“国家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示范区”区位优势,确立“服务盐都产业、培育工匠人才”的办学方向,重点开设机械加工、电气自动化、电子商务等12个专业。2018年被纳入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形成“学历教育+技能鉴定+企业实训”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年份重大事件办学规模
1998-2004技工培训中心阶段,年培训量800人次在校生300人
2005-2015升格为职业学校,新增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校生1200人
2016-2023获省级示范校建设资格,建成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在校生1800人

二、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制造+服务”双核专业群,其中机械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占比65%。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模块化”设计,如数控技术专业设置CAD/CAM、多轴加工等实训模块。2022年开发“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4门新课程,但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专业覆盖率仍低于全省中职平均水平。

专业大类骨干专业数省级重点专业对口就业率
装备制造5数控技术应用★97.2%
电子信息3电子技术应用★94.5%
现代服务489.6%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8人,生师比14:1,高于国家标准。通过“高校引进+企业兼职”方式优化结构,但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仅28%,且45岁以上教师占60%,年轻骨干教师流失率连续三年超15%。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达4000课时,但系统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职称类别人数占比双师比例
正高级86.3%100%
副高级2519.5%84%
中级及以下9574.2%65%

四、学生发展质量分析

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3%,本地就业者月薪均值3800元,但升学率仅12%低于全省中职平均18%。技能竞赛获奖人次逐年增长,2023年获省级奖项23项,但国家级奖项仍空缺。学生创业率3.2%,主要集中在电商、餐饮等低门槛领域。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学校与自贡硬质合金、中橡集团等12家企业建立“厂中校”,开展“3+2”现代学徒制试点。共建智能焊接、工业机器人等实训室,设备由企业更新维护。但合作企业行业集中度高(机械制造占75%),现代服务业合作深度不足,且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比例低于40%。

六、实训条件与信息化建设

实训场所总面积1.2万㎡,设备台套数2300余件,生均设备值1.6万元。建成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等4个省级实训基地,但虚拟仿真实训室仅占实训场地8%。智慧校园建设处于数据互通阶段,教务管理系统尚未实现AI辅助决策功能。

七、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年开展社会培训超5000人次,涵盖电工、焊工等10个工种。技术服务中心承接企业工艺改进项目23项,产生经济效益800万元。但横向科研经费仅占高职院校平均水平的30%,专利成果转化率不足5%。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错位(如新能源专业空白)、师资梯队断层、信息化教学滞后三大问题。建议:①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增设光伏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方向;②实施“青蓝工程”提升青年教师占比至40%;③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教学过程数字化。

自贡东方职业学校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其“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模式成效显著,但在专业前瞻性、师资活力、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强化产业链-专业链联动机制,构建“基础教学+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多层次服务体系,方能实现从技能培养向价值创造的跨越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