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通江职业高级中学全景(通江职高全貌)

通江职业高级中学全景(通江职高全貌)

通江职业高级中学作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育人体系。学校依托通江县红色文化资源与巴中市产业布局,形成了“政校企协同育人”的特色发展模式。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实训中心、智慧教室及省级标准化考场,硬件设施达到全省中职学校前列。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其中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三大专业群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型”特征,高级教师占比38%,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600课时。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对口升学率提升至65%,形成“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的双向发展格局。

通	江职业高级中学全景

一、基础概况与办学定位

通江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98年,是巴中市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坐落于通江县城东片区,毗邻G5012高速公路,交通网络覆盖半径达50公里。校园规划遵循“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级功能分区理念,建有标准化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及可容纳2000人的学术报告厅。

指标项数据详情
占地面积120亩(含实训基地30亩)
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
在校生规模4200人(含联合办学800人)
教职工总数285人(专任教师240人)

二、专业体系建设

学校构建“3+3+N”专业集群,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三大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浙江温岭机床企业共建“厂中校”,电子商务专业引入京东西南区实训项目。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合作企业实训设备价值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成都精工机械、重庆宗申动力1200万元
现代服务高星级饭店运营、护理通江文旅集团、巴中市中心医院850万元
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华为巴中办事处、联想创新中心600万元

三、师资结构优化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组建由学科带头人、技能大师、企业技术骨干构成的教学团队。实施青年教师“双师”培养计划,近五年累计选派126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研修。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持证情况
正高级教师124.2%100%
硕士研究生4515.8%-
双师型教师18777.9%中级以上职业资格
企业特聘技师3813.3%高级工及以上

四、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与通江县经开区共建“产业学院”,引入电子电路板SMT生产线、服装智能裁剪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季节交替式”实习模式,春季学期开展本地企业轮岗实训,秋季学期组织沿海企业顶岗实习。

  • 与通江银耳集团共建食用菌栽培实训基地,年培育技术人才200余人
  • 联合蜀秦茶业开发“通江天岗茶”非遗技艺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 承接县域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年培训量超3000人次

五、人才培养成效

近三年毕业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其中数控铣项目连续三年入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决赛。2022年高考升学班本科上线率达28%,较五年前提升15个百分点。

年度升学率就业率对口就业率
202062%96.8%81%
202165%97.5%83%
202268%98.2%85%

六、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000人次,开发《巴山民宿运营》《红色文化讲解》等特色培训课程。与通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建立“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学员380人。

  • 承接“雨露计划”扶贫培训项目,惠及建档立卡家庭学生632人
  • 为县域企业定制“订单式”培训,覆盖员工1.2万人次/年
  • 开放社区教育资源,开设老年智能技术、家政服务等公益课程

七、数字化建设进程

建成“5G+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诊断、能耗监测、安全预警等场景智能化。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其中汽车发动机拆装模块被纳入四川省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库。

建设项目覆盖范围应用成效
智慧教学系统全部教室课堂互动频次提升40%
实训直播平台6个重点专业企业远程指导效率提高60%
数字资源库12个专业领域资源调用量年增长120%

八、发展挑战与规划

当前面临县域产业升级加速与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省际联合办学比例偏低(仅占在校生总数18%)。未来三年将重点推进“三纵三横”战略:纵向深化与重庆、成都职业院校的课程衔接,横向拓展与长三角企业的订单培养;纵向提升教师博士学历占比至5%,横向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担任产业教授。

学校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大楼,预计新增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前沿专业,力争2025年建成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