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九寨沟职业学校(九寨职校)

九寨沟职业学校(九寨职校)

九寨沟职业学校作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重要的职业教育机构,依托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大熊猫栖息地的双重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多次扩建与改革,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其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地方文旅产业需求,开设酒店管理、旅游服务、民族工艺美术等特色专业,同时承担着当地农牧民子女职业技能提升和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输送的重要职能。

九	寨沟职业学校

在办学定位上,该校以“生态+文化+技能”三位一体模式为核心,构建了“校企双元育人”体系,与九寨沟风景区管理局、希尔顿酒店集团等30余家单位建立深度合作。硬件设施方面,拥有藏羌织绣实训工坊、全域旅游虚拟仿真中心等特色教学空间,并配备多语种导游模拟实训系统。师资队伍中,40%的教师具备“双师型”资质,其中不乏非遗传承人和行业专家。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超过65%,为九寨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地理区位与资源禀赋

九寨沟职业学校坐落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地处川西北高原与岷江上游交汇处。学校周边分布着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等核心生态资源,同时毗邻多个藏羌民族聚居村落,形成“景区-城镇-村寨”三级联动的区位优势。

核心资源距离学校(公里)教学关联度
九寨沟风景区12实景教学基地
大熊猫国家公园45生态监测实践
藏羌文化博物馆8非遗技艺研学

该区位特征使学校天然具备“产教融合”基因,学生可直达景区开展实景导游训练,深入村寨进行民族手工艺田野调查。2022年数据显示,学校85%的校外实训课程直接依托属地资源完成,形成“教室+景区+村寨”的立体化教学网络。

二、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以文旅服务为主干,民族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为两翼的专业集群。重点专业包括:

  • 旅游服务与管理(省级示范专业)
  • 藏羌民族工艺美术(国家非遗协同育人项目)
  • 生态农业技术(对口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 酒店运营管理(国际奢华品牌定向班)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旅游服务全域旅游规划、多语种导游实务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指导师
民族工艺唐卡绘制技法、藏羌织绣创新设计非遗传承人认证、工艺美术师
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技术、野生动物监测环境评价工程师、自然教育导师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能力+专项技能+跨界拓展”三阶递进模式,其中实景教学占比达45%,企业定制课程覆盖7个特色专业方向。2023年新增“数字文旅运营”微专业,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九寨沟全景教学资源库。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打造复合型师资团队,形成“专家大师+骨干教师+行业导师”三级人才梯队。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性成果
非遗传承人18%主持国家级工艺研发项目3项
企业兼职导师32%开发岗位技能标准12套
博士/硕士学历教师45%发表生态旅游论文27篇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学年完成不少于60天的行业实践。2022年数据显示,教师团队持有导游资格证比例达92%,藏羌双语教学达标率87%,形成“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师资发展模式。

四、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推行“季节对冲+工学交替”培养机制,将教学周期与旅游旺季需求精准匹配。

培养阶段时间安排能力培养重点
第1-3学期校内理论+虚拟仿真训练基础技能达标
第4学期景区顶岗实习(4-10月)旺季服务能力强化
第5学期企业轮岗实训(11-3月)淡季运营管理学习
第6学期毕业设计与就业衔接职业发展定位

该模式使毕业生平均获得2.3个岗位实践经验,87%的学生在实习期即被用人单位预定。2023届旅游专业毕业生中,45%进入洲际酒店集团等国际品牌,32%留任九寨沟智慧景区项目。

五、校企协同创新

构建“政-校-企-村”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三大合作平台:

  • 九寨沟文旅产业学院:联合希尔顿、携程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
  • 民族工艺创新中心:与成都纺织高专共建非遗数字化实验室
  • 生态监测站: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数据收集项目
合作企业合作形式近3年成果
九寨沟风景区管理局实景教学基地共建开发VR导览系统2套
海底捞集团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店长储备人才47名
藏族唐卡工作室非遗技艺传承完成商业订单83万元

通过“设备共享+人才共育+文化共融”机制,学校与企业共建价值2000万元的教学设备,开发岗位课程包28个,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精度达97%。

六、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作为藏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学校构建“技艺传习+创意转化”双轨机制。

传承项目教学方式创新成果
藏羌织绣师徒制+数字化记录开发文创产品56款
苯波绘画宗教仪式体验课程举办国际展览3次
多声部民歌田野采风+舞台实践获省级非遗奖项7项

建立“非遗工坊+电商直播”产销平台,学生作品通过抖音等渠道实现销售额年均增长120%。2023年数据显示,民族工艺专业毕业生创业率达38%,带动周边村寨200余人就业。

七、生态教育实践

围绕“公园+教育”理念,开发特色生态课程模块:

  • 九寨沟地质演变与生态保护
  • 大熊猫栖息地监测技术
  •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低碳旅游运营沙盘推演
实践项目参与对象生态效益
树正瀑布垃圾清理行动旅游专业全体学生年清理废弃物2.3吨
珍稀植物保育计划生态专业师生团队培育濒危物种17种
环保宣教进村寨青年志愿者协会

学校牵头制定的《生态旅游服务规范》已被九寨沟景区全面采纳,近三年累计为景区输送“绿色导游”680余名,推动景区碳排放强度下降18%。

八、社会服务效能

发挥职业学校社会培训功能,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服务类型年度规模典型案例
职业技能鉴定>3000人次开发藏羌双语题库系统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00人次<p{--} 学校主导成立的{--}九寨沟文旅教育联盟{--} }已吸纳{--} 63{--}家成员单位,推动区域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2023年发布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白皮书》显示,该校在文旅类职业学校中综合排名位列西南地区前三。{/p}

九	寨沟职业学校

<p{--} 面向未来,九寨沟职业学校正着力建设{--}智慧文旅产业学院{--} 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通过{--}5G+AI{--} 技术升级教学场景,深化{--}藏羌文化数字化保护{--} 工程。在{--}双碳{--} 战略背景下,学校将持续发挥{--}生态教育{--} 与{--}文化传承{--} 双重优势,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p}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