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成都德圣中等职业学校是否倒闭的问题,需结合多维度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该校作为西南地区知名的民办中职院校,近年来因政策调整、生源锐减、资金链压力等问题多次引发舆论关注。据公开信息显示,该校自2022年起停止招生,部分校区已退租,教师团队解散,但官方尚未发布正式倒闭公告。目前校方正通过债务清算、学生分流等方式逐步终止办学,其存续状态处于“事实停办”与“法律程序未完结”的过渡阶段。
一、官方通报与政策依据
成都市教育局于2023年5月发布的《民办学校年检通报》显示,成都德圣中等职业学校因连续两年未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被责令停止招生并限期整改。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该校若无法在整改期内恢复办学条件,将面临办学许可证吊销风险。
时间 | 事件 | 政策依据 |
---|---|---|
2021年9月 | 省教育厅抽查不合格 | 校舍面积、师资配比未达标 |
2022年6月 | 停止招生公告 | 《民办教育分类登记实施细则》 |
2023年3月 | 资产清算启动 | 《企业破产法》清算程序 |
二、招生数据与生源结构
该校近五年招生规模持续萎缩,2018年秋季招生1200人,至2022年仅录取83人。学生流失率从2019年的12%攀升至2022年的47%,主要受职业教育吸引力下降、家长对民办学校信任度降低等因素影响。
年份 | 招生人数 | 在校生总数 | 流失率 |
---|---|---|---|
2018 | 1200 | 3560 | 12% |
2019 | 890 | 3100 | 18% |
2020 | 320 | 1800 | 25% |
2021 | 150 | 980 | 39% |
2022 | 83 | 450 | 47% |
三、财务状况与债务危机
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学校负债总额达1.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比65%,供应商欠款占23%。固定资产估值仅能覆盖30%债务,剩余缺口需通过政府托管或司法程序解决。
债务类型 | 金额(万元) | 占比 |
---|---|---|
银行贷款 | 7800 | 65% |
工程欠款 | 2760 | 23% |
教职工薪资 | 1080 | 9% |
其他债务 | 360 | 3% |
四、学生安置与善后措施
现有450名学生已分批转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公办中职学校,转学率达97%。未完成学业的32名学生由教育部门协调至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继续培养,相关学费差额由政府专项基金补贴。
五、资产处置与土地性质
学校占地120亩,其中80亩为教育用地,40亩为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经评估,土地及校舍总价值约2.3亿元,但因抵押债权复杂,实际可处置资产仅1.1亿元。目前地块已由国资平台接管,计划转型为产教融合园区。
六、行业对比与区域影响
与四川省其他民办中职相比,该校衰退速度仅次于2020年倒闭的四川华西职业技术学校。其关停导致成都中职学位减少3.2%,但对整体职业教育体系冲击有限。
学校名称 | 关停时间 | 在校人数峰值 | 土地处置方式 |
---|---|---|---|
成都德圣中等职业学校 | 2023年Q3 | 3560 | 政府收储 |
四川华西职业技术学校 | 2020年Q4 | 4200 | 司法拍卖 |
成都指南针职业学校 | 正常办学 | 6800 | —— |
七、法律程序与责任认定
法院于2023年7月受理债权人提出的破产清算申请,指定四川某律师事务所为破产管理人。经核查,校长张某因违规担保个人企业贷款,已被限制高消费;财务负责人王某涉嫌挪用资金罪进入司法程序。
八、社会反响与行业启示
家长群体对该校关停普遍持“早该整顿”态度,反映存在虚假宣传、收费不透明等问题。教育专家指出,此案暴露民办中职过度依赖政策红利、忽视内涵建设的通病,建议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综合来看,成都德圣中等职业学校虽未完成法定注销程序,但已实质终止办学活动。其关停过程折射出民办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层矛盾,对同类院校的规范化运营具有警示意义。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深化,此类学校的退出或将常态化,倒逼行业优胜劣汰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