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天府新区职业学校中专(天府新区职校中专)

成都天府新区职业学校中专(天府新区职校中专)

成都天府新区职业学校中专(以下简称“天府职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代表性院校之一,其办学模式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了“产教协同、多元育人”的鲜明特色。学校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围绕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构建专业群,与京东方、华为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硬件设施上,学校投入超3亿元建设实训基地,配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5%,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的比例逐年提升。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超过60%,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稳居前列。作为天府新区产教融合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不仅为区域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更通过“模块化课程”“岗位轮训”等创新模式,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贯通的新路径。

成	都天府新区职业学校中专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天府职校成立于2012年,是成都市政府重点打造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占地240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学校以“立足天府、服务四川、辐射西部”为定位,紧密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开设12个主打专业,形成“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文旅”三大专业集群。

指标 数据
在校学生数 5200人
教职工总数 380人
校企合作企业数 86家
实训基地数量 14个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课程体系,重点专业包括智能制造设备应用与维护、电子商务运营、智慧养老等。课程设置中,实践课时占比达60%,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教学。

专业类别 核心课程 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编程、PLC控制技术 京东方、中航工业
数字媒体 影视后期制作、UI设计 腾讯云、抖音西南中心
现代服务 物流管理实务、客户服务技巧 京东物流、天府国际机场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室+企业导师”双轨制培养机制,现有正高级讲师1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8人。教师队伍中,具备企业一线工作经验者占45%,近3年累计完成企业实践项目120余项。

类别 人数 占比
专任教师 285人 75%
企业兼职教师 95人 25%
高级职称教师 150人 39.5%

四、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数字商贸实训中心”等6大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1.2亿元。与通威太阳能、极米科技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现“教室即工位、教材即任务单”的教学场景。

实训类型 设备价值(万元) 合作项目
工业机器人 2800 工业机器人装调实训室
电商直播 1500 抖音直播电商人才孵化基地
航空模拟 1200 天府机场地勤实训舱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学校建立“就业跟踪-岗位优化-定向培养”闭环机制,202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22%,本地就业留存率78%。升学方面,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展“3+4”贯通培养。

指标 2022届 2023届
初次就业率 97.8% 98.5%
对口就业率 89.3% 92.1%
升学人数 682人 735人

六、学生发展与技能竞赛

学校推行“全员参赛、分层培养”机制,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2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2023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在“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中斩获银奖。

  • 省级技能大赛获奖领域:智能制造、电子商务、酒店服务
  • 国际合作项目: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 创新创业成果:学生创办“校园文创工作室”年营收超300万元

七、社会服务与社区赋能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为失地农民、转岗职工提供定制化课程。牵头成立“天府新区职教联盟”,联合32家企业、7所院校开发X证书标准14项。

服务项目 年度人次 典型案例
企业新型学徒制 2500人 京东方“匠星计划”订单班
社区教育课程 8000人次 “天府家政”护理培训
技术技能帮扶 3200人 凉山州彝区技能扶贫项目

八、挑战与未来规划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等新形势,学校提出“数字职教2.0”战略,计划三年内投入8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发AI+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深化“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互认,探索长三角、珠三角跨区域联合培养模式。


作为西部地区产教融合的标杆院校,成都天府新区职业学校中专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布局,构建了“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生态系统。其“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企业深度参与的课程开发模式,以及“岗课赛证”融通的培养路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学校需进一步强化国际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标准输出能力,在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前布局,持续巩固其在西南地区职业教育中的引领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