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高级技工学校崇州校区(以下简称“崇州校区”)是四川省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绵阳高级技工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崇州地方产业需求打造的综合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区位于成都市崇州区,占地面积约120亩,现有在校生规模超过4000人,开设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六大类专业群。作为区域性职业技能教育标杆,崇州校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模式,与京东方、富士康等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校区通过“理论+实训+顶岗”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其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率位居前列。硬件设施方面,校区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应用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所,设备总值超6000万元,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崇州校区前身为1978年创立的绵阳市机械技工学校,2016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2020年响应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布局,在崇州设立分校区。校区定位为“立足成都平原,服务先进制造业”,重点对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区域支柱产业,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多元功能。
时间节点 | 发展里程碑 | 关键成果 |
---|---|---|
2016-2020年 | 主校区扩建与专业升级 | 新增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专业,获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资质 |
2020年至今 | 崇州校区建设与运营 | 累计投资2.3亿元,建成西南地区首个校企联合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校区现设8大骨干专业,其中数控加工、电子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维修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跨学科拓展”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5%。例如数控专业设置CAD/CAM、多轴加工、精密检测等模块化课程,与京东方合作开发《液晶显示设备维护》定制课程。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对口岗位 |
---|---|---|---|
智能制造 | 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应用、3D打印技术 | 西门子、哈工大机器人集团 | CNC操作员、设备工程师 |
电子信息 | 单片机应用、SMT工艺、智能终端维修 | 京东方、TCL实业 | PCB工程师、质量检测员 |
三、师资队伍建设
校区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现有专任教师15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一体化”教师(理论+实践)达62%。通过“高校进修+企业实践”双轨机制提升师资水平,近五年选派87名教师赴德国、日本参加职业教育研修,引进企业技术骨干24人担任兼职教师。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经历要求 |
---|---|---|---|
正高级讲师 | 22 | 14.1% | 5年以上行业经验 |
技师/高级技师 | 98 | 62.8% | 具备企业项目实战案例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校区建有总面积2.8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含智能制造、光电技术、汽车工程等8大实训板块。设备配置对标行业标准,如数控车间配备马扎克INTEGREX系列加工中心12台,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拥有发那科LRMate200iD型机器人6套。与成都航空职业学院共享价值1.2亿元的航空维修模拟舱。
五、产教融合模式创新
构建“四阶递进”校企合作体系:1阶认知实习(企业参观)、2阶跟岗学习(学期实践)、3阶顶岗实习(毕业前半年)、4阶订单培养(组建“京东方班”“格力冠名班”)。与15家企业签订“新型学徒制”协议,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月薪达5200元,专业对口率89%。就业区域集中在成渝经济圈(占76%),其中成都地铁、五粮液集团等国企接收量占比34%。升学渠道畅通,高职单招录取率82%,部分学生通过“技能拔尖人才”专项计划进入重庆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2万人次,涵盖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农民工“工匠培育”等项目。与都江堰市共建“川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辐射阿坝州、甘孜州等偏远地区。疫情期间开发线上培训课程46门,被纳入四川省终身学习平台资源库。
八、发展挑战与优化路径
当前面临智能制造迭代快于教学更新、县域生源持续萎缩、企业参与深度不足等挑战。建议强化三个方面:一是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应对技术更新;二是拓展云贵川渝招生网络;三是深化股权合作型产教融合实体,如与海尔共建西南智能家居产教园。
崇州校区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特色专业群,以深度产教融合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其“校中厂+厂中校”混合所有制探索为同类院校提供可复制经验。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国家战略层面持续突破,方能实现从技能培养向技术创新赋能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