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贡高新区。学院以培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为核心,依托自贡市深厚的盐都文化底蕴和医疗资源,构建了“医教融合、产教协同”的办学特色。目前开设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15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院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校中院、院中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在川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18年加拿大传教士创建的仁济护士学校,历经百年发展,2020年正式更名为现名。作为川南地区唯一以“卫生与健康”命名的高职院校,明确“立足自贡、服务四川、辐射西部”的办学定位,重点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
时间节点 | 发展历程 |
---|---|
1918年 | 创建仁济护士学校 |
1952年 | 改制为公立卫生学校 |
2012年 | 升格为专科层次院校 |
2020年 | 更名为现名并搬迁新校区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医学技术+健康服务”双轮驱动专业群,形成覆盖医疗、药学、康复、养老等领域的专业矩阵。2023年数据显示,医学技术类专业占比达66.7%,非医学类专业侧重健康管理方向。
专业类别 | 专业数量 | 省级重点专业 |
---|---|---|
医学技术类 | 10个 | 护理、药学 |
健康服务类 | 5个 | - |
非医学类 | 2个 | -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构建“专任教师+行业专家”教学团队。截至2023年,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比达42%,具有医院临床经验的兼职教师占实践课程教师总量的65%。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285人 | 75% |
兼职教师 | 98人 | 25% |
双师型教师 | 212人 | 57% |
四、教学设施配置
投入1.2亿元建设的“智慧医教”实训中心,包含模拟病房、急救实训室等46个专项实训场所。与自贡市三甲医院共建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实现教学设备与医院同步更新。
设施类型 | 数量 | 总面积 |
---|---|---|
专业实训室 | 46间 | 8200㎡ |
虚拟仿真中心 | 3个 | 1500㎡ |
图书馆藏书 | - | 38万册(含电子资源) |
五、产教融合实践
创新“1+X”证书制度试点,与迈瑞医疗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2023年数据显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占比达38%,订单班学生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27%。
合作类型 | 合作单位 | 项目数量 |
---|---|---|
现代学徒制 |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 6个专业 |
订单培养 | 药明康德 | 3个班次 |
实训基地共建 | 美年大健康 | 2个中心 |
六、学生发展质量
近三届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82%以上,2023年护理专业通过率达8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跟踪显示,83%的毕业生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指标项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1.2% | 92.5% | 93.1% |
对口就业率 | 84.7% | 86.2% | 88.5% |
专升本比例 | 12.3% | 14.1% | 15.8% |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卫生健康职业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自贡市基层医疗人员继续教育项目。新冠疫情期间累计输送实习生1200余人次参与抗疫工作。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面临专业同质化竞争加剧、高端医疗资源对接不足等问题。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学院正着力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医疗人才培养高地,申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列入规划。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自贡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在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但需在数字化转型和区域辐射能力上持续突破。未来应深化“大健康”专业集群建设,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疗资源的协同创新,为西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