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都江堰市聚源职业中学(都江堰聚源职中)

都江堰市聚源职业中学(都江堰聚源职中)

都江堰市聚源职业中学是成都市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为核心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依托都江堰市文旅产业和制造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旅游服务、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为主的专业集群,并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进校企合作,显著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持续保持在65%以上。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川内领先的实训基地,包括智能机械加工中心、虚拟现实旅游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真实职业场景的学习环境。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现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38%,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1200课时。

都	江堰市聚源职业中学

一、学校基础概况与发展历程

都江堰市聚源职业中学创建于1983年,前身为聚源乡农业中学,2008年灾后重建后迁入现址,2015年被评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开设12个专业方向。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2008-2010年灾后重建与设施升级新建实训楼2栋,引入企业设备价值超2000万元
2012-2015年省级示范校建设建成3个省级重点专业,开发18门校本教材
2018-2023年产教融合深化阶段与12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订单培养学生占比达42%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文旅+制造”双轮驱动的专业布局,重点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三大核心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实训”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55%。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主干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旅游服务类导游服务、景区运营旅游策划、茶艺与茶文化、应急救护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指导师
机械制造类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CAD建模、工业机器人编程、精密测量数控车工证、加工中心操作证
信息技术类物联网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智能家居系统、短视频制作、网络安全物联网工程师、Adobe认证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挂职、技能竞赛等方式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7%,企业兼职教师库储备专家42人。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年度培训时长
专任教师18681%96小时(含企业实践)
企业兼职教师4219%60小时(教学法培训)
高级职称教师7838%120小时(含行业研修)

四、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青城山旅游集团、成都精工机械等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3%。

年份毕业生总数本地就业占比平均起薪(元)
2021年82367%3850
2022年79864%4120
2023年84566%4380

五、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学校构建“四层递进”合作模式:企业驻校设立“大师工作室”、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联合开发活页式教材、实施“1+X”证书制度。目前与32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覆盖所有专业。

六、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校内实训场所总面积1.2万平方米,设备总值3800万元,建有智能化制造车间、全息投影导游实训室等特色场地。其中,旅游虚拟仿真中心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七、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都江堰市文旅从业人员轮训、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等项目。技术研发方面,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猕猴桃智能分选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八、办学特色与挑战分析

学校形成“三融合”特色:专业链与产业链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融合。但面临新兴产业对接不足、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挑战,需进一步深化国际化合作,提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都江堰市聚源职业中学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已发展成为川西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院校。未来需聚焦智能制造、智慧文旅等新兴领域,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岗课赛证”融通机制,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