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巴中市师范学校(巴中师校)

巴中市师范学校(巴中师校)

巴中市师范学校作为川东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自1958年建校以来始终承担着培养优质师资的使命。学校坐落于巴中市南坝片区,占地120亩,现有在校生规模超4000人,形成以师范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作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通过"3+2"中高职衔接、对口高考等多元路径,构建了贯通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与巴中市教育局共建教师实践基地,并与成都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85%以上进入基础教育系统,成为川陕革命老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人才供给基地。

巴	中市师范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巴中专区初级师范学校,历经三次重大改制:1978年升格为中等师范学校,1999年转型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重组为现综合性师范院校。当前定位为"区域性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核心基地",重点服务川东北6市基础教育人才需求。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层次
1958-1977初创期,培养小学师资为主中等师范
1978-2000升格为专科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师范专科
2001-2015开展五年制初等教育实验班中职+大专
2016至今推进"专升本"通道建设应用型本科

二、师资队伍建设

截至2023年,学校专任教师2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比18%,副高级职称35%,硕士以上学历达72%。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累计选派86名教师赴中小学挂职,聘请32位特级教师担任实践导师。

年份师生比硕士+博士占比双师型教师比例
20181:1858%22%
20211:1565%34%
20231:1272%41%

三、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构建"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双轮驱动专业体系,近三年新增早期教育、智慧养老等5个新兴专业,停招计算机应用等3个传统专业。目前开设23个专业中,师范类专业占比57%,形成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大优势专业群。

专业类别2019专业数2023专业数就业对口率
师范教育类101392%
职业技术类8685%
艺术体育类5478%

四、教学改革实践

推行"三阶递进"培养模式:一年级夯实文化基础,二年级强化专业技能,三年级开展顶岗实习。开发《乡村教育情境模拟》《跨学科教学设计》等特色课程,建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2门。与巴中市32所中小学建立"双导师制"实践教学基地。

  • 构建"理论+实训+顶岗"三级课程体系
  • 实施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达标考核制度
  • 开发虚拟仿真幼儿园实训系统
  •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平台

五、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约45%通过专升本进入高等院校,32%进入公立学校任教,18%自主创业或进入民办教育机构,5%转行其他领域。学校建立"五年一贯制"培养计划,与西华师范大学联合开展"2+2"分段培养项目。

毕业去向2019届2021届2023届
专升本升学38%43%45%
协议就业52%48%46%
自主创业7%5%4%
灵活就业3%4%5%

六、产教融合创新

学校与巴中市教育局共建"乡村教师发展中心",承接国培计划项目,年培训教师超2000人次。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电商实训基地,开发《直播营销实务》等新型课程。牵头成立川东北学前教育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与学分互认。

  • 校地合作:参与巴中市教师轮岗交流项目
  • 校企共建:与科大讯飞共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
  • 国际交流:开展中泰职业教育合作项目
  • 社区服务: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公益培训

七、基础设施升级

近三年投入1.2亿元进行校舍改造,建成智慧教室45间、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图书馆藏书量达38万册,数字资源覆盖率提升至85%。学生公寓全部实现空调、热水全覆盖,新建标准运动场和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建设项目2019-2021投入(万元)2022-2023投入(万元)
信息化教学设施28003500
实训基地建设18002200
生活设施改造12001500
校园文化建设800900

八、社会服务贡献

巴	中市师范学校

学校承担巴中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团队连续三年获得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形成"校-园-企"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 定向培养:为深度贫困县输送公费师范生326名/年
  • 扶贫攻坚: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幼师"计划
  • 文化传承:建立川陕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体系
  • 应急服务:组织师生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2000+人次/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