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崇州五星农学院(崇州五星农学院)

成都崇州五星农学院(崇州五星农学院)

成都崇州五星农学院是一所扎根于西南地区农业发展核心地带的特色高等院校,其办学定位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与“智慧农业”两大国家战略需求。学院以“农工融合、产学研一体”为特色,依托崇州市作为“天府粮仓”核心区的地理优势,构建了覆盖农业生产全链条的学科体系。自成立以来,学院累计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超1.2万人,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7项,形成“教学-科研-产业转化”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在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循环农业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与当地30余家农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成为西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

成	都崇州五星农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都崇州五星农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20年获批“乡村振兴示范高校”。学院定位为“应用型农业科技大学”,聚焦“粮食安全”“生态农业”“智能装备”三大方向,形成“农业工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群。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层次
1958-2000年中专阶段:农业机械化技术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2001-2011年高职转型:增设现代农业技术专业高等职业院校
2012年至今本科建设:获批农学、工学学士学位授权应用型本科高校

二、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现有4个二级学院,开设2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专业5个。学科布局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重点建设“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三大专业集群。

学科类别代表专业特色方向
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农机装备研发
生物技术类生物工程发酵食品工艺优化
信息技术类农业物联网数字农场系统集成

三、师资队伍结构

学院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现有专任教师426人,其中教授占比28%,副教授占比39%,博士学位教师达65%。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产业导师127人,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指导”双轨制师资体系。

教师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性成果
教授119人28%获省级科技奖9项
产业导师127人/主导制定行业标准7项
青年博士278人65%发表SCI论文212篇

四、科研创新平台

学院建有“西南特色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近五年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27%,在油菜籽深加工、丘陵地区农机适配性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 建成国内首个丘陵地形农机测试场,攻克坡地作业稳定性难题
  • 开发花椒精油提取技术,产品纯度提升至92%
  • 研发水稻育秧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温湿度精准调控

五、教学实践体系

构建“三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40%)+基地实习(35%)+企业顶岗(25%)。投资2.3亿元建设现代农业实训中心,包含智能温室、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等18个专项平台。

六、社会服务成效

近三年开展技术培训126场,惠及农户3.2万人次;与新希望集团共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年处理有机废弃物15万吨。牵头制定《川西稻田种养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5项。

七、国际合作网络

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建“中欧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引进精准农业课程模块;接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47人,开展热带作物栽培技术联合研究。

合作院校合作领域成果形式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精准农业技术联合实验室
泰国清迈大学热带水果储运技术标准输出
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农机装备制造人才联合培养

八、未来发展挑战

面对农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新形势,学院在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仍需突破。2025年规划新增“农业大数据”“智慧园艺”等前沿专业,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

成都崇州五星农学院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已形成“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农业人才培养高地。其“学科链-产业链-技术链”三链融合模式,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未来需在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进阶等方面重点突破,以更好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战略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