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腾建强(安岳一职校腾建强)

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腾建强(安岳一职校腾建强)

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腾建强作为该校核心管理者,其治校理念与实践深刻影响着学校发展轨迹。通过系统性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他带领学校实现从区域职教机构到省级示范校的跨越式发展。其治理策略兼具前瞻性与落地性,尤其在构建"双师型"教师体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等方面成效显著。数据显示,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5%,印证了其办学模式的有效性。腾建强注重将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发展相结合,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机制,既服务区域经济需求,又为学生创造多元成长路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教生态。

安	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腾建强

一、战略定位与治理模式

腾建强提出的"三链融合"发展战略(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重构了学校发展框架。通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使机电、护理等6个重点专业与安岳天然气、柠檬加工等支柱产业形成紧密对接。

维度传统模式腾建强改革后
专业设置周期5-8年1-2年动态调整
企业参与深度浅层合作课程开发+实训指导
就业对口率78%93%

二、产教融合实践创新

通过"厂中校""校中厂"双向赋能模式,与23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与安岳气田合作的智能钻井实训中心,实现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通用率达85%。

合作类型企业数量覆盖专业学生参与率
订单培养15家机械制造、电子技术68%
顶岗实习23家全专业92%
技术研发8家新能源、现代农业35%

三、师资队伍重构路径

实施"双百工程"(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技师进课堂),累计选派126名教师赴企业实践,同时引进38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指标改革前2023年数据
双师型教师比例42%76%
企业实践时长平均15天年均60天
横向课题经费85万元320万元

四、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构建"能力递进式"培养体系,推行"1.5+1.5"分段培养:首年半强化基础技能,次年半深化专项能力。开发岗位能力标准42项,融入X证书制度。

  • 建立"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包"课程体系
  • 开发活页式教材12套,覆盖智能制造等领域
  • 实施技能等级认证与学分银行制度

五、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近三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万人次,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方案87项。建成区域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年鉴定量突破5000人次。

服务项目202120222023
社会培训人次320045006800
技术研发合同额120万180万260万
技能鉴定人数180032005200

六、信息化教学转型

投入1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8个。疫情期间实现"云端教学"全覆盖,在线课程资源库累计访问量突破50万次。

  • 建成5G+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
  • 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
  • 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覆盖率达85%

七、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构建"五维一体"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近三年毕业生核心技能达标率从79%提升至94%,用人单位投诉率下降至1.2%。

评价维度达标值2023实测值
职业道德≥90%93.5%
专业技能≥85%94.2%
岗位适应≥80%89.7%

八、可持续发展挑战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面临产教融合深度不足、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特别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专业建设亟待加强。

  • 县域经济结构限制专业拓展空间
  • 企业参与教学的持续性待增强
  • 师资队伍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需提升

腾建强治下的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系统性改革创新,探索出县域职教高质量发展的范式。其"产业导向、能力本位、多元共治"的办学理念,不仅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更推动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突破,为新时代职教发展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