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阆中传媒学院(阆中传媒院校)

四川阆中传媒学院(阆中传媒院校)

四川阆中传媒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四川省阆中市,依托川东北文化底蕴与现代传媒产业需求,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学院以“传媒+艺术+技术”为特色,开设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核心专业,注重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近年来,学院通过引进行业资源、建设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形成“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然而,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学科影响力、师资结构、科研能力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在差异化竞争与区域资源整合中探索发展路径。

四	川阆中传媒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四川阆中传媒学院前身为2014年筹建的阆中文化传媒职业学院,202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川东北地区首所传媒类本科高校。学院定位为“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聚焦影视制作、数字传播、文化创意等领域,提出“立足阆中、服务四川、辐射西南”的发展目标。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
2014年阆中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获批成立
2018年新增虚拟现实技术等3个专科专业
202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首批开设5个本科专业
2023年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二、学科专业布局

学院构建以传媒为主轴的“三位一体”学科体系,涵盖影视制作、数字媒体、文化传播三大方向。本科专业中,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编导获评校级特色专业。

专业类别本科专业专科专业
影视制作类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
数字媒体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传播与管理类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传播与策划

三、师资结构与行业资源

学院实施“双师双能”引智计划,截至2023年,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行业背景教师达45%。聘请央视、腾讯等企业导师28人,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

指标四川阆中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成都)
正高级职称比例28%41%
企业兼职教师45人120人
省级教学团队2个5个

四、教学设施与实践平台

学院投资2.3亿元建设教学实训综合体,包含4K超高清演播厅、虚拟制片实验室、无人机航拍基地等。与阆中古城管委会共建“非遗影像保护中心”,开发《川北灯戏数字化传承》等实践项目。

  • 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覆盖85%专业
  • 学生人均实践设备价值超2.5万元

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三阶段递进式”培养方案:第1-2学期基础教学,第3-4学期项目实训,第5-6学期顶岗实习。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支持学生参与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创作大赛等实践活动。

培养环节实施方式考核标准
理论教学模块化课程包+线上资源库过程性评价占40%
实践教学企业项目制+竞赛孵化作品完成度占60%
职业认证Adobe认证/无人机执照行业证书纳入学分

六、就业质量与社会影响

202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2.7%,其中78%进入影视制作、新媒体运营等领域。学院被评选为“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但高端就业(如省级以上媒体)比例不足15%,仍需突破地域限制。

  • 毕业生创业率达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与爱奇艺、抖音等平台建立人才输送通道
  • 本地文旅部门吸纳32%毕业生

七、科研与产教融合

近三年获批省部级课题12项,横向课题经费达800万元,聚焦“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乡村旅游IP打造”等方向。与阆中春节文化展演组委会合作开发《落下闳传奇》数字剧目,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指标202120222023
纵向课题立项8项10项15项
专利授权5件12件18件
技术交易额60万150万280万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建议

学院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区位劣势导致高端人才引进困难,二是学科建设同质化严重,三是科研反哺教学能力不足。建议强化“非遗+科技”特色方向,建设川渝影视创作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学科专业群+产业学院”新模式。

四川阆中传媒学院作为新兴地方本科院校,在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但在学科深度、科研实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紧扣“文化传承创新”与“数字技术应用”双主线,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特色,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提升核心竞争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