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师范学校(阆中师范)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师范学校(阆中师范)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师范学校(以下简称“阆师”)是川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中等师范教育机构,其办学历程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紧密相连。学校始建于1950年,历经多次改制与转型,现为以培养小学及幼儿教师为主的综合性师范学校。作为阆中市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核心基地,该校在川东北教师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四	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师范学校

阆师依托阆中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办学传统。学校现有在校学生约2800人,教职工160余人,开设五年制大专、三年制中专等多层次师范教育项目。近年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逐步构建起“师范教育+职业技能”双轨培养模式,为基层教育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

然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该校面临生源质量波动、专业结构单一等挑战。如何平衡传统师范优势与现代职业教育需求,成为其转型升级的关键课题。以下从八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发展阶段 时间范围 核心事件
初创期 1950-1965 依托阆中中学旧址建立初级师范班,定向培养乡村教师
停滞期 1966-1976 因历史原因停办,校舍被占用为工厂
恢复期 1978-2000 重启招生,增设音体美等专科课程
转型期 2001-至今 整合至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保留师范特色并拓展非师范专业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具体专业 培养方向
师范教育类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五年制大专/三年制中专,侧重全科教学能力
艺术技能类 音乐表演、美术设计 对接基层文化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岗位需求
信息技术类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服务乡村振兴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职称等级 人数占比 学历结构
正高级教师 8% 硕士及以上占60%
副高级教师 22% 本科占95%
中级及以下 70% 本科占80%

四、学生规模与就业质量

统计指标 2018-2022数据
年均招生人数 600-800人(含五年制贯通培养)
对口就业率 保持在85%以上,其中教育系统占65%
升学比例 五年制大专毕业生专升本率约12%

五、校园基础设施配置

学校占地总面积120亩,建有标准化教学楼4栋、实训楼2栋、艺术楼1栋。重点设施包括:

  • 教育信息化实训中心:配备智慧教室、虚拟演播室等现代化教学空间
  • 学前教育实训基地:含模拟幼儿园、感统训练室等专项场所
  • 非遗传承工坊:结合阆中剪纸、川北灯戏等地方文化开设实践课程

六、区域教育生态位分析

对比维度 阆中师范 南充其他中师 川东北片区均值
师生比 1:18 1:22 1:20
生均拨款 1.2万元/年 0.9万元/年 1.0万元/年
校地合作项目数 14项 8项 10项

七、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学校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 校政合作:与阆中市教育局共建教师发展中心,承担国培计划实施
  • 校企联动:联合红星幼儿园等机构开发《保教实践》课程包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教师队伍博士占比不足5%,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二是非师范专业社会认可度较低,招生吸引力有限;三是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硬件投入与师资培训不匹配问题。建议通过以下路径突破:

  • 实施“候鸟学者”计划,柔性引进高校退休教授指导科研
  • 打造“大师范+”专业集群,增设老年教育、特殊教育等新兴方向
  • 建设教育元宇宙实验室,开发虚拟教研场景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作为扎根蜀北的百年师范学府,阆中师范学校在坚守教师教育初心的同时,正通过多维改革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其“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特色,既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也面临着新时代教育变革的考验。未来需在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师资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方能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续写新篇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