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洪雅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扎根于川西南生态文化腹地,以“深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形成了“技能立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学校依托洪雅县“天府粮仓”农业优势和机械加工产业基础,重点开设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旅游服务等专业群,构建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训设施建设,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地产业人才供给覆盖率达70%,成为川西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支点。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洪雅县农业职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19年被评定为“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支撑产业升级”,形成“农业+工业+文旅”三核驱动的专业布局,与洪雅县“机械制造、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高度契合。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发展特征 |
---|---|---|
1984-2007年 | 农业职中阶段 | 以种植养殖专业为主,服务县域农业 |
2008-2018年 | 职教转型期 | 新增机械加工、旅游服务专业,启动校企合作 |
2019年至今 | 示范校建设 | 投入1.2亿元升级实训基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6大专业群,其中现代农业技术、机械加工技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实战”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对口就业率 |
---|---|---|---|
现代农业技术 | 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植保技术 | 洪雅绿茶集团、岷江农业 | 92% |
机械加工技术 | 数控编程、模具设计、3D打印 | 眉山车辆厂、成都恒力机械 | 89%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景区运营、民宿管理、研学导师 | 瓦屋山景区、柳江古镇管委会 | 94%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8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8%。建有省级大师工作室2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12个,开发校本教材24部。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正高级教师 | 12 | 6.4% | 主持省级课题3项 |
企业兼职导师 | 45 | 24% | 开发岗位课程包18个 |
硕士以上学历 | 36 | 19.3% |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6篇 |
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构建“1+X”证书制度,与23家企业签订深度合作协议,形成“订单班”“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多元培养模式。2023年校企联合研发项目立项5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300万元。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45%左右,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98%。就业学生中83%进入本地产业链,平均起薪4500元/月,较区域平均水平高18%。
六、实训条件与信息化建设
学校投入8000万元建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1.2亿元。数字化校园覆盖率100%,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6套,实现“理论-模拟-实操”三级递进训练。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3000人次,承接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项目15个。牵头成立“洪雅职教联盟”,吸纳12所中职学校和37家企业,共享资源库资源量达5TB。
八、挑战与发展前景
当前面临专业链与产业链匹配度待优化、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未来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生态康养等新兴专业,力争五年内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四川洪雅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三十年的探索实践,逐步走出一条“立足产业办职教、办好职教兴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双师双能”教师培养体系、“教学工厂”式实训模式,为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校正迎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能级的战略机遇期,有望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中发挥更显著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