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汉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轨交职院)

广汉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轨交职院)

广汉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以服务轨道交通行业为核心,聚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院依托中国中铁等央企资源,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设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供电技术等特色专业,形成“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体系。校区位于广汉市,占地规模超500亩,配备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模拟驾驶系统等教学设施,与成都铁路局、中铁二院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5%。学院注重国际化发展,参与“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同时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1+X证书制度试点,强化学生职业竞争力。然而,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其专业结构相对单一,跨学科资源整合能力仍需提升,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持续突破。

广	汉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广汉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始建于2018年,由地方政府与轨道交通龙头企业联合创办,填补了西南地区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的空白。学院以“服务国家轨道交通产业升级”为使命,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背靠行业、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

时间 重大事件 发展目标
2018年 正式建校 基础建设与专业体系搭建
2020年 获批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 深化产教融合
2023年 启动“双高计划”申报 冲击国家级职业教育高地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设置专业群,涵盖运输、工程、机电、信号四大领域,形成“核心专业+延伸方向”的架构。课程体系引入企业岗位标准,推行“岗课赛证”融通模式。

专业群 核心课程 职业证书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 电力牵引、制动系统检修 机车司机驾驶证、电工证
铁道工程技术 线路施工、工程测量 建造师(初级)、BIM证书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 5G网络优化、智能调度系统 通信工程师、华为认证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学院实施“双百工程”引企入教,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产业教授,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科研方向聚焦轨道智能化、绿色建造等前沿领域,近五年获授权专利47项。

类别 数量 占比
高级职称教师 122人 45%
企业兼职教师 89人 33%
博士/硕士学历 186人 70%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校内建有轨道交通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基地等12类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达2.3亿元。其中,动车组模拟驾驶舱、接触网实训平台等设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 实训中心面积:3.2万平方米
  • 校企合作基地:与中国中铁共建5个产业学院
  • 数字化资源:开发虚拟仿真课程28门

五、就业质量与校企合作

学院与成都铁路局、中铁电气化局等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机制,近三年毕业生进入国企比例达78%。2023年数据显示,平均起薪高于四川省高职院校均值15%。

指标 2022届 2023届
就业率 96.2% 97.5%
对口就业率 92% 94%
国企就业占比 73% 78%

六、国际化发展路径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学院开展留学生教育并输出教学标准。与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高校共建“轨道交通国际学院”,开发双语课程包32个。

  • 留学生规模:覆盖14个国家,年均120人
  • 海外实训基地:在雅万高铁、中老铁路设实训点
  • 国际认证:获得ASC国际课程认证

七、社会服务与影响力

学院年均开展轨道交通行业培训超1.2万人次,参与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等国家标准3项。主办的“轨道交通技术创新论坛”已成为区域性行业盛会。

项目 成果 覆盖范围
职业技能鉴定 年鉴定量8000人次 西南五省
技术研发服务 横向课题经费2100万元 全国18家铁路局
社区教育 开设安全应急培训课程 本地居民1.2万人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面对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转型,学院需突破传统专业边界,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交叉学科建设。同时,在“双碳”目标下,亟需构建绿色轨道技术课程体系。

  • 短期目标:争创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 中期规划:建设轨道交通数字孪生实训基地
  • 长期愿景:打造“一带一路”轨道人才培育枢纽

广汉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育人生态。其“校企命运共同体”模式为行业高职教育提供了创新样本,但在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需持续强化数字化转型能力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学院应进一步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深化国际合作网络,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名校目标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