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元市青川县职业高级中学校(以下简称“青川职高”)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是区域内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多次改革与发展,现已形成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核心、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办学模式。作为青川县唯一一所公办职业高中,学校承担着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近年来,学校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师资建设等举措,逐步提升办学实力,成为川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
青川职高现有在校生规模约2500人,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2个重点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3个。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配备实训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与2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此外,学校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技能扶贫等项目,年均培训人次超2000人,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青川职高前身为青川县农业技术中学,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由浙江援建重建,更名为现名。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产业升级”的办学宗旨,聚焦川陕甘结合部产业需求,形成“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的双向培养体系。
年份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4年 | 建校,开设农学、农机维修专业 | 累计培养农村技术骨干2000余人 |
2008年 | 灾后重建,浙江援建新校区 | 校舍面积扩大3倍,增设电子、旅游类专业 |
2015年 | 入选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 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 |
2020年 | 启动“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提升至35%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紧密围绕区域支柱产业构建专业群,形成“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生态农业”三大专业集群。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专业模块+岗位实训”三级架构,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双证获取率达92%。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就业方向 | 校企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 | 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 | 富士康、京东方 | 广元市电子产业园、四川长虹 |
现代服务 | 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 | 蜀道集团、阿里巴巴本地生活 | 唐家河景区、京东西南分公司 |
生态农业 | 茶叶生产与加工、畜禽养殖 | 白龙茶业、温氏集团 | 青川县农业局、四川农业大学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6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双师型”教师占比65%。通过“校企互聘”机制,引入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理论+实践”复合型教学团队。
指标 | 青川职高 | 四川省中职平均水平 | 发达地区职高参考值 |
---|---|---|---|
生师比 | 15:1 | 18:1 | 12:1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 | 12% | 8% | 25%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 35% | 15% | 40% |
四、学生培养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对口升学”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近三年累计输送高职单招学生860人,本科录取率12%;技能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47项,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达60%。
年份 | 升学人数 | 就业人数 | 对口就业率 |
---|---|---|---|
2021 | 320 | 450 | 83% |
2022 | 380 | 420 | 85% |
2023 | 400 | 400 | 88% |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探索“引企入校、送教入企”深度融合模式,与广元市经开区共建“青川职教产业园”,引入3家企业设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023年校企联合开发课程12门,接收学生顶岗实习1200人次。
合作模式 | 企业数量 | 覆盖专业 | 学生参与率 |
---|---|---|---|
订单班培养 | 8家 | 电子、汽修、电商 | 65% |
现代学徒制 | 5家 | 茶叶加工、旅游服务 | 40% |
顶岗实习 | 15家 | 全专业覆盖 | 92% |
六、社会服务与脱贫攻坚
学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依托“技能培训+产业孵化”模式,面向县域开展茶艺师、电商运营等短期培训。2020年以来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360人,带动就业创业240人。
项目类型 | 培训人次 | 就业率 | 典型案例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1500 | 75% | 白龙村茶叶合作社年增收200万元 |
退役士兵技能培训 | 320 | 90% | 80%进入安保、物流行业 |
企业职工提升培训 | 800 | 85% | 竹园镇工业园技能认证覆盖率提升40% |
七、硬件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学校投资2000万元建成智能制造、智慧旅游等四大实训中心,配备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教学场所5G网络全覆盖,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6套。
设施类型 | 数量 | 设备价值(万元) | 信息化水平 |
---|---|---|---|
实训工位 | 2000个 | 1500 | 物联网设备联动率100% |
计算机机房 | 8间 | 300 | 云桌面系统覆盖80%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