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元利州中专李永老师(利州中专李永)

广元利州中专李永老师(利州中专李永)

广元利州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广元利州中专”)李永老师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教学实践与职业发展路径具有显著的典型性。他深耕职业教育一线近20年,先后承担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等核心课程教学工作,累计培养技能型人才超3000人,所指导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比例达17%。其教学风格注重“理实一体化”,独创“三维项目导向教学法”,将企业实际案例、行业标准与理论知识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的职教课程改革模板。在科研层面,李永主持开发《智能装备制造实训教程》等校本教材,其中2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一等奖,相关专利技术已转化为4项校企合作项目。其社会服务能力尤为突出,作为广元市机械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牵头搭建“校-企-政”协同育人平台,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适配度提升。

广	元利州中专李永老师

一、教学成果与课程创新

李永老师构建的“岗课赛证”融合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通过模块化教学设计实现技能递进培养。其主导开发的《精密测量技术》课程被纳入四川省职业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库,配套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10万次。

课程类型 创新点 应用成效
理实一体化课程 企业真实生产场景嵌入 学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40%
项目化课程 跨专业协作项目库建设 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28%
数字化课程 AR/VR技术深度应用 高危实训项目覆盖率提升65%

二、科研能力与技术转化

李永团队近五年完成横向课题8项,其中《数控机床热变形补偿系统研发》实现技术交易额120万元。其专利布局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3项专利技术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应用于本地装备制造企业。

科研成果类型 技术指标 转化路径
设备改造方案 加工精度提升至0.005mm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采购应用
工艺优化方案 生产效率提高35% 技术许可给3家中小企业
教学装备研发 故障设置覆盖率90% 省内5所职业院校采购

三、学生培养与技能传承

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李永建立“1+N”导师团队,近三届毕业生高级工证书获取率达92%,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其指导的“匠心工坊”社团成员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二等奖,实现川北地区该赛项历史突破。

  • 建立“三级技能梯队”培养机制:基础层(80%)→熟练层(30%)→精英层(5%)
  • 实施“双导师”考核制度:校内导师侧重理论评估,企业导师侧重实操评定
  • 创新“技能银行”制度:将竞赛成绩、创新成果折算为学分存储

四、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作为广元市机械加工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组长,李永主导修订《数控车工》等5个工种的鉴定标准,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2000人次。其牵头组建的“秦巴山区智能制造职教联盟”吸引42家企业深度参与,促成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基地3个。

服务项目 服务对象 年度效益
新型学徒制培训 在岗职工技能提升 人均增收4000元/年
工艺改进咨询 中小微制造企业 降低成本约15%/例
技能扶贫专项 农村转移劳动力 就业安置率91%

五、信息化教学实践

李永率先构建“云平台+端应用”教学系统,其主持开发的《机械制图》在线课程资源包包含微课视频120个、三维模型库800余件,配套开发的智能作业批改系统使教师工作效率提升60%。疫情期间支撑全校38个班级实现“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满意度达94.7%。

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矩阵

工具类型 应用场景 效能提升
虚拟仿真软件 高危设备操作训练 事故率降低至0.3%
AI学习分析系统 个性化学习诊断 知识掌握率提升22%
物联网实训平台 远程设备监控教学 设备利用率提高55%

六、国际交流与标准输出

李永作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四川-巴伐利亚)中方课程专家,主导开发《工业4.0背景下的精密制造》国际课程标准,相关成果被纳入中德诺浩汽车项目课程体系。其设计的“六步式跨国实训流程”已在中资海外企业员工培训中推广应用。

  • 引进德国AHK认证体系,本土化改造后通过率达89%
  • 开发双语课程资源包,覆盖机械制造专业核心课程的70%
  • 建立国际技能竞赛训练标准,选手海外参赛获奖率提升40%

七、师德师风建设实践

李永创立“三全育人”工作室,构建“教学场域-生活空间-网络平台”立体化育人体系。其推行的“成长档案袋”制度累计记录学生关键事件1.2万条,针对性辅导转化率达83%。2021年获评“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称号,师德考核连续12年位列全校前5%。

育人举措 实施路径 典型成效
职业素养渗透计划 企业文化进课堂项目 违纪率下降62%
心理资本培育工程 团体沙盘辅导常态化 心理问题干预及时率100%
工匠精神传承项目 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 专业认同感提升37%

八、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前瞻

李永当前正着力构建“智能+”职教生态系统,其主持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实训教学改革》项目已进入试点阶段。通过搭建校企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人才培养需求预测准确率提升至85%,相关经验被纳入《四川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案例集》。

未来三年发展规划重点

发展方向 关键指标 预期成果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建成虚拟工厂2.0版本 实训效率提升50%
绿色制造课程开发 形成低碳教学标准体系 能耗降低30%/课时
跨区域职教联合体 联动5省市20所院校 资源共享率达75%

李永老师的职业发展轨迹印证了新时代职教工作者“技术赋能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路径。其构建的“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个人专业能力的持续突破,更推动了区域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化,其在智能教育生态构建方面的探索,或将为西部职教改革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