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泸州市的职业高中(泸州职高)

四川省泸州市的职业高中(泸州职高)

四川省泸州市作为川南经济区核心城市,其职业教育体系在区域产业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7所公办职业高中,形成以江阳区、龙马潭区为核心,覆盖酿酒、机械、信息技术等特色产业的职教布局。依托泸州老窖、郎酒等龙头企业需求,当地职高构建了"白酒酿造""智能装备"等省级重点专业集群,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6.8%,其中对口就业率超过82%。师资队伍方面,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7%,较五年前提升19个百分点,校企合作企业数量突破200家,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在政策支持下,职教经费年均增长12.3%,但校际间专业重复率仍达41%,县域职高生均实训设备价值差距最高达3.2倍,暴露出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总体来看,泸州职高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成效显著,但需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

四	川省泸州市的职业高中

一、学校布局与数量分布

区域学校名称建校时间在校人数
江阳区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1984年5800人
龙马潭区泸州市工业技工学校1996年3200人
纳溪区泸州市纳溪区职业高级中学1988年2100人
泸县泸县职业技术学校1982年4300人
合江县合江县福宝职业中学1992年1800人
叙永县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1985年1600人
古蔺县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1998年1900人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专业类别开设学校数对应产业省级重点专业占比
酿酒技术5所白酒制造100%
机械加工6所装备制造75%
电子信息4所智能终端50%
现代服务7所文旅/物流30%
农业技术3所竹产业/种植25%

三、师资力量对比分析

指标全市平均省级示范校普通职高
师生比1:181:151:21
高级教师占比38%52%29%
双师型教师67%81%54%
硕士以上学历19%34%12%

四、就业质量核心数据

统计维度2023届数据2021届对比目标达成率
总体就业率96.8%94.5%↑2.3%
本地就业占比78.3%72.6%↑5.7%
对口就业率82.1%76.8%↑5.3%
起薪水平(月)3850元3500元↑10%

就业数据显示,泸州职高毕业生在本地制造业留存率显著提升,特别是白酒产业链岗位吸纳量年均增长15%。但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开发不足,仅有12%毕业生进入金融科技领域,暴露出专业结构与新兴服务业需求存在错位。

五、升学通道建设成效

升学类型参考人数录取率主要升入院校
对口高考2350人89.7%四川理工学院等
单招考试1890人76.3%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成人高考680人62.1%西南科技大学
国际留学45人92.6%泰国清迈大学

升学数据显示,选择继续教育的毕业生中,超过60%通过单招渠道进入高职院校。值得注意的是,机械、电子类专业升学意愿最强,而传统优势的酿酒专业升学率仅31%,反映技能型人才更倾向于直接就业。

六、校企合作深度对比

合作模式参与学校数典型企业年度订单量
现代学徒制5所泸州老窖/郎酒集团480人/年
实训基地共建7所华为/海尔西南基地-
冠名班培养4所长城汽车/格力电器230人/年
产学研联盟3所西南医科大学/省农科院15项/年

校企合作呈现"头部集中"特征,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与郎酒集团共建的"郎窖班"实现招生即招工,但县域职高合作层次仍以基础顶岗实习为主。智能制造类专业设备捐赠覆盖率达89%,而现代农业类专业校企联动率不足40%。

七、基础设施配置差异

>>>>>>>>
评估维度最优值(泸州市职技校)平均值最低值(某偏远职高)
实训工位比1:31:81:15
1.2亿3800万
>>>>
>>>>
>>>>
>

注:最优值与最低值相差达5-12倍,反映城乡职教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尽管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3亿元改善职教条件,但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不足60%,导致实训设备更新周期长达7年。

>

八、政策支持与改革方向

  • 建立"白酒工匠"专项培养基金,每年拨付1200万元用于非遗技艺传承;
  • 推进"园校互动"工程,在自贸区内划拨50亩土地建设产教融合园区;
  •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规定专业教师每5年须有2年企业实践经历;
  • 试点"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允许职高生通过技能大赛成绩折算升学分数;
  • 设立县域职教联盟,推行"专业群+产业学院"的集群发展模式。

当前泸州职高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县域职高对区域支柱产业支撑力不足,酿酒类专业招生仅占全市职高生的28%;二是数字化转型步伐滞后,仅有3所学校开展虚拟仿真实训;三是社会认可度待提升,职高本科上线率仍低于普高34个百分点。未来需强化"政校企"三方协同,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


(全文终)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