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师范学院南充校区(川师院南充校区)

四川师范学院南充校区(川师院南充校区)

四川师范学院南充校区(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校本部)是川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核心阵地,承载着八十余年办学历史积淀。其前身可追溯至1946年创建的川北农工学院,后经多次更名与学科调整,于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形成以教师教育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校区坐落于南充市顺庆区,占地约3000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涵盖文、理、工、艺等多学科领域。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大学,该校区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区域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力,其师范类专业录取分数线长期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四	川师范学院南充校区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校区构建了以师范教育为根基,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体系。现有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28个。

学科类别重点学科特色专业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教育
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
理学理论物理、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

通过师范认证专业数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等指标可见其学科优势。近三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15项,居省属师范院校前列。

二、师资力量与人才梯队

校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5%,博士学历教师达62%。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
教授/研究员32026.7%
副教授/副研究员45037.5%
博士学位教师74462%

通过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省级教学名师等指标体现高层次人才储备。现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形成"老中青"三代衔接的师资结构。

三、校园基础设施与智慧化建设

校区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达2.3万元。建有西南地区高校领先的生物标本馆,藏书280万册的图书馆实现全域WiFi覆盖。

设施类别数量/面积特色说明
实验室18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量子物理、生态修复等特色平台
体育场馆标准田径场2个、游泳馆1个夜间照明覆盖率100%
智慧教室320间多媒体教室配备AI录播系统

通过生均宿舍面积数字化教学资源量等指标反映硬件水平。学生公寓全部实现空调、热水全覆盖,智慧校园APP集成30余项服务功能。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构建"基础文理+新兴工科+艺术体育"的复合型培养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

培养类型实施专业特色举措
卓越教师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2个专业实行"4+2"本硕贯通培养
产教融合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专业与华为共建ICT学院
双创教育改革电子商务等6个专业设立百万级创业基金

通过校企合作基地数学生竞赛获奖量等指标展现培养成效。年均开展产学研项目80余项,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年均超300项。

五、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6项,到账经费4.2亿元,在《Nature》子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科研指标数据表现对比维度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年均18项省属师范院校第2位
横向课题经费年均6000万元较五年前增长120%
成果转化项目年均25项覆盖川渝30余县区

通过智库建设成效技术转化收益等指标凸显社会价值。组建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南充及周边地区提供产业规划服务200余次。

六、国际交流合作现状

与美、英、澳等国28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年均派出交换生120人,接收国际学生80人。

合作类型合作院校重点项目
学分互认美国东斯特勒斯克莱尔学院3+1双学位项目
联合实验室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环境材料研究中心
师资培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访学计划

通过留学生比例国际合作论文数等指标反映国际化程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项目47项,联合发表SCI论文年均增长15%。

七、校园文化与学生发展

形成"三融三促"文化育人体系,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3个,学生社团136个。

文化品牌活动频次育人成效
红色文化节每年9月覆盖80%学生参与
嘉陵江论坛每学期3次邀请院士作报告
非遗工坊常态化开放培养剪纸等传承人200+

通过志愿服务时长文体竞赛获奖数等指标展现综合素质。年均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50支,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2项。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机遇

面临地方经济转型压力与高教竞争格局变化的双重挑战,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新机遇。需重点突破以下方面:

  • 学科交叉融合度待提升,新兴工科占比不足30%
  • 高端人才引进竞争激烈,长江学者等领军人才缺口明显
  • 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偏低,企业委托项目仅占横向课题15%
  • 国际化办学层次有待提高,QS星级排名需突破四星瓶颈

未来将依托"教育强国"战略,深化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西部基础教育创新高地。预计到2025年,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零突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数量翻番。

四川师范学院南充校区作为区域高教标杆,在坚守师范本色与拓展综合办学间找到平衡点。其发展历程印证了地方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使命担当,而当前面临的转型挑战亦折射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共性课题。唯有持续强化特色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方能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