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是经教育部备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始建于1983年,原名为宣汉县职业中学,2007年升格为职业中专,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校,2018年入选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其办学层级定位于中等职业教育,但实际承担着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能,在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枢纽作用。
从行政隶属关系看,该校由宣汉县人民政府主管,业务上接受四川省教育厅指导,属于县级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但其通过创建国家级重点校、示范校等举措,实际办学水平已达到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标准。这种“县级建制、省级效能”的特点,使其在川陕渝结合部职业教育中占据独特地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规模突破6000人,开设12个专业大类,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特色专业5个。教职工总数达38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8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2%。校园占地面积210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超4000万元,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格局。
核心指标 | 当前数据 | 省级示范校标准 | 国家级重点校标准 |
---|---|---|---|
在校生规模 | 6235人 | ≥5000人 | ≥3000人 |
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 98.7% | ≥95% | ≥85% |
生均实训设备值 | 8200元 | ≥7000元 | ≥5000元 |
一、行政级别与管理体制
学校实行“政府主办、教育主管、多元参与”的管理体制。作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其校长由宣汉县教育局党委任命,业务接受达州市教育体育局职教科指导。虽属县级管理序列,但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对口帮扶机制,实际获得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的资源支持,形成“县校联动、省市协同”的管理特色。
二、办学资质与认证体系
学校持有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牌匾,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专业建设方面,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3个专业通过省教育厅“三名工程”验收,具备省级骨干专业资质。近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新兴专业,均通过省教育厅专业备案审批。
资质类型 | 获取时间 | 认证机构 | 有效期 |
---|---|---|---|
国家级重点校 | 2012年 | 教育部 | 长期有效 |
1+X证书试点 | 2019年 | 教育部 | 动态管理 |
省级示范校 | 2016年 | 四川省教育厅 | 5年复评 |
三、人才培养体系架构
构建“三层递进”培养模式:基础层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开设“3+2”分段制课程;提升层开展高职单招辅导,年输送本科院校学生占比12%;拓展层推行“1+X”证书制度,覆盖8个试点证书。形成“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的立体化培养网络。
四、师资队伍结构特征
现有专任教师248人,其中:
- 正高级讲师8人(含特级教师2人)
- 副高级职称92人(占比37%)
- 硕士以上学历45人(占比18%)
- 企业兼职教师库储备专家63人
“双师型”教师培养成效显著,178人持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涵盖汽车维修、电工电子等12个领域,其中高级技师资格39人。近三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87人次,省、市级培训覆盖率达100%。
师资类型 | 数量 | 占比 | 行业对标 |
---|---|---|---|
正高级职称 | 8人 | 3.2% | 全省中职均值2.1% |
双师型教师 | 178人 | 71.8% | 国家示范校标准≥60% |
企业兼职教师 | 63人 | - | 年授课量≥60课时 |
五、专业建设质量评估
重点打造三大专业集群:
- 智能制造集群:含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实训室设备价值1200万元
- 现代服务集群: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携程建立实训基地
- 交通运输集群:汽车维修专业为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近三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开发校本教材14本,其中《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入选国家规划教材目录。学生技能竞赛获国赛三等奖2项、省赛一等奖5项。
六、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构建“四维协同”产教融合体系:
- 与蜀宣花牛公司共建畜牧兽医实训场,年出栏实训用牛300头
- 联合达州比亚迪设立新能源汽车订单班,设备捐赠价值200万元
- 承接浙江省义乌商会劳务培训项目,年培训电商人才800人次
- 加入成渝双城经济圈职教联盟,共享课程资源120门
校内建成智能制造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等8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年产值突破500万元,反哺教学经费占比达15%。
七、社会服务能力分析
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2万人次,涵盖: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年均4000人次)
- 退役军人技能提升(年均800人次)
- 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合作企业23家)
- 职业技能鉴定(年鉴定量3000人次)
牵头组建秦巴山区职教集团,吸纳成员单位42家,开发共享型课程包36个,开展跨区域师资轮岗交流项目,年输出优质教学资源惠及周边6所中职学校。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