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市公立职业学校(泸州公立职校)

泸州市公立职业学校(泸州公立职校)

泸州市公立职业学校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始终秉持“服务产业、赋能民生”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5所公办职业学校,涵盖中职、技工及高职层次,在校生规模超3.2万人,累计为白酒、化工、装备制造等本地支柱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2万余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泸州公立职校逐步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融入创新链”的办学特色,其中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四川省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江南校区)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彰显了区域职业教育的标杆作用。

泸	州市公立职业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配置

泸州市公立职业学校体系以“一所高职引领、多所中职支撑”为架构,各校定位清晰、资源互补。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在校人数 占地面积 核心专业集群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 12,000人 1,200亩 白酒酿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
四川省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江南校区) 中职 5,800人 350亩 建筑工程、汽车维修、旅游服务
泸县技工学校 技工 3,200人 280亩 化工工艺、机械加工、电子商务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适配度

各校专业布局紧密围绕泸州“四大千亿产业”需求,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

学校 重点专业 对口产业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酿酒技术、食品检验检测 白酒制造 89%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 城市建设 76%
泸县技工学校 化工仪表自动化、精细化工 化工园区 82%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优化师资结构,但高层次人才占比仍需提升。

学校 专任教师总数 高级职称占比 双师型教师占比 硕士以上学位占比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680人 42% 81% 65%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320人 28% 63% 38%
泸县技工学校 210人 22% 58% 24%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各校累计投入超15亿元建设实训基地,但设备更新速度与产业技术迭代存在差距。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有国家级酿酒实训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平台,设备总值达2.3亿元
  •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装配建筑BIM实训室、新能源汽车维修中心,实训工位覆盖率达1:1
  • 泸县技工学校: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机械加工数字化车间,年承接企业培训超5000人次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通过“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深化产教协同,但合作深度呈现梯队差异。

学校 合作企业数量 订单班比例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数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182家 35% 9个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98家 22% 4个
泸县技工学校 67家 18% 2个

六、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但升学质量与薪酬水平需突破瓶颈。

  • 整体就业率:近三年平均达97.3%,本地就业占比72%
  • 升学情况:高职升学率58%,本科录取率仅12%
  • 起薪水平:实习期月薪3500-4500元,转正后提升20%-30%
  • 典型岗位:白酒品控员、化工操作工、智能设备维护工程师

七、社会服务与技能培训

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化培训,但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

学校 年培训人次 主要培训项目 企业定制课程占比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12,000人次 白酒品评、电工、焊工 60%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8,500人次 建筑八大员、导游资格 45%
泸县技工学校 6,200人次 化工安全、叉车驾驶 50%

八、发展瓶颈与优化路径

当前面临高层次师资短缺、专业动态调整滞后、产教协同机制待完善等挑战。建议通过“三步走”策略突破:一是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二是构建专业预警机制,每两年开展产业人才需求研判;三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行业主导的产业学院建设。

泸州市公立职业学校通过多年积淀,已形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势,但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领域仍需加速布局。未来需以“智慧职教”建设为契机,推动教育教学模式革新,为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