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益民职业技术学校国防(广安益民职校国防)

广安益民职业技术学校国防(广安益民职校国防)

广安益民职业技术学校国防教育体系以“军民融合、技能报国”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师资建设、资源整合的多维培养模式。学校通过与陆军某预备役部队共建实训基地、开设国防特色专业、实施军事化管理体系,形成“课堂+基地+岗位”三位一体培养路径。数据显示,近三年该校国防相关专业毕业生入伍率达67.8%,居四川省中职院校前列。其创新点在于将无人机操控、智能装备维护等现代军事技术融入课程,同时依托广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实现国防精神与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

广	安益民职业技术学校国防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学校构建“基础+专业+拓展”三级课程架构,其中国防特色课程占比达35%。

课程类型 核心课程 课时占比 考核方式
基础模块 军事理论、队列训练、战伤救护 20% 理论考试+实操演练
专业模块 无人机侦察、装甲车辆维护、电子对抗技术 45% 项目化考核+岗位模拟
拓展模块 红岩精神研学、军营开放日、反恐演练 35% 过程性评价+成果展示

二、师资队伍建设

采用“军地双师”结构,军事教官与专业教师配比达1:3。

师资类型 人数 资质要求 授课领域
退役军人导师 12人 现役转业军官+三级心理咨询师 战术指挥、心理拓展
企业技术专家 8人 军工企业高级技师+无人机飞手资格 装备操作、战场维修
专职军事教师 25人 军校毕业+教育学硕士 军事理论、体能训练

三、实践教学平台

建有“四区联动”实践体系,年均开展实战化演练42场次。

实践平台 面积规模 设备价值 合作单位
战术训练区 8000㎡ 320万元 成都军区某部
装备实训室 1500㎡ 1800万元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虚拟仿真中心 600㎡ 560万元 航天科工二院
野外驻训基地 1200亩 - 广安军分区

四、校企合作机制

形成“订单培养+定向输送”闭环,国防类岗位对口率达92%。

  • 与军工企业建立“双主体”育人模式,共同开发《战场抢修技术规范》等教材
  • 设立“国防奖学金”,企业承担60%实训费用,政府补贴40%
  • 近三年向海军装备部、空军后勤系统输送技术骨干237人

五、学生管理模式

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违纪率较普通班级低78%。

管理维度 具体措施 执行标准 考核指标
作息制度 6:30晨跑+21:30熄灯 参照《内务条令》 出勤率≥98%
内务规范 每周3次内务评比 军被叠放标准 优秀率≥85%
奖惩机制 违规扣分制+立功嘉奖 累计12分劝退 年表彰比例≤15%

六、硬件设施保障

国防教育专项投入年均增长18%,生均装备值超1.2万元。

设施类别 数量 技术参数 使用频率
高精尖装备 4台套 某型雷达车/无人机集群 每月≥8课时
基础轻武器 120支 95式步枪模拟训练系统 每周≥4课时
防护装备 300套 防弹衣/战术背心/护具 按需领用

七、经费投入结构

建立“政府主导+军方支持+企业分担”多元投入机制。

资金来源 年度金额(万元) 占比 使用方向
财政拨款 850 45% 基础设施维护
企业资助 680 35% 实训耗材补充
军方专项 210 15% 模拟演练开支
其他渠道 40 5% 竞赛参赛费用

八、社会服务成效

形成“人才培养+技术支援+文化传播”三位一体服务格局。

  • 年均承接军队文职人员培训任务200人次,考核通过率91%
  • 为驻地武警支队提供装备维修技术支持,节约经费120万元/年
  • 组织“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覆盖周边中小学师生1.2万人次

广安益民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系统化国防教育体系建设,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国防需求的精准对接。其“教学工厂+战场情境”的实训模式、“军地双师”的师资配置、“全程量化”的管理模式,为职业院校国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未来需在人工智能战争模拟系统开发、退役士兵职业转化通道建设等方面持续创新,进一步强化服务强军战略的支撑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