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公办(成都制职公办校)

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公办(成都制职公办校)

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成都市公办中职教育的标杆院校,始终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学校依托政府主导的办学模式,构建了涵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维修等核心专业的教学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鲜明特色。近年来,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大赛成绩、毕业生就业质量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已成为西南地区培养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

成	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公办

在政策支持方面,学校年均获得市级财政专项经费超3000万元,实训设备总值突破1.2亿元,生均教学资源投入位居全省中职校前列。通过"3+2"中高职衔接、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创新模式,学校与46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这些数据印证了公办院校在资源整合、社会服务方面的显著优势,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办学定位与政策支持

作为成都市重点建设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其发展路径始终与区域产业规划高度契合。

核心指标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平均水平全国示范校均值
年财政拨款(万元)320018002500
实训设备总值(亿元)1.20.650.9
校企合作企业数462835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学校构建了"智能制造+"专业集群,重点覆盖成都市重点发展的五大先进制造业领域。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对应产业领域毕业生占比
装备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航空航天配套、轨道交通32%
电子信息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智能终端制造、工业互联网28%
汽车工程新能源汽车维修、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18%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团队。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行业经验年限
正高级职称教师2415%平均8年
双师型教师8652%平均5.3年
企业兼职导师3219%平均12年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探索形成"岗课融通、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

  • 实施"1+X"证书制度,覆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8个试点领域
  • 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与京东方、一汽丰田等企业共建订单班12个
  • 推行"三段式"教学模式:1年基础学习+1年专项实训+1年顶岗实习
  •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年均完成企业技改项目20余项

五、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学校建成"三级递进"实训体系,满足不同阶段教学需求。

实训层级场地面积设备价值功能定位
基础实训中心8000㎡3000万元通用技术训练
专业实训基地5000㎡6000万元专项技能培养
产教融合园区12000㎡8000万元真实生产环境

六、技能竞赛与成果产出

学校将技能竞赛作为教学质量检验的重要抓手,形成常态化备赛机制。

竞赛级别获奖数量(近五年)指导教师团队转化教学项目
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省级名师工作室成员课程标准更新12门
省级技能竞赛金牌28枚、银牌43枚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指导实训项目开发8个
市级选拔赛事团体冠军7次跨专业联合指导组教学案例库建设

七、社会服务能力分析

学校充分发挥公办院校资源优势,构建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

  •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8000人次,覆盖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
  • 承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15个,涉及智能制造等紧缺领域
  • 技术开发服务到账经费年均增长15%,2023年突破500万元
  • 建成"开放型"科普基地,年接待中小学生研学实践2000余人次

八、毕业生发展质量追踪

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持续跟踪,毕业生发展呈现良性态势。

评价维度2023届数据2019届对比提升幅度
对口就业率92.3%85.7%+6.6%
起薪水平(元)48204150+16.1%
升学比例68.5%59.2%+9.3%
雇主满意度94.7分89.5分+5.2分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凭借公办体制优势,在资源配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显著特色。其"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职业教育与产业脱节的难题,特别是在高端制造、智能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未来需在国际化合作、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