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胜县万善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万善职高”)作为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自1985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学校地处川渝经济区交界地带,依托嘉陵江流域产业布局,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为特色的专业体系。经过数十年发展,学校已从单一农业中专转型为综合性职业高中,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开设12个重点专业,与县域内4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万善职高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具有三方面显著特征:一是产教融合模式成熟,通过“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二是“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形成“理论教学+项目实践”的复合型培养体系;三是社会服务功能突出,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成为县域乡村振兴人才储备的核心基地。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与资源投入,其在高端设备配置、专业认证体系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办学基础与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总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建有标准化实训楼3栋、产学研一体化车间2个。核心设施包括:
类别 | 数量 | 技术水平 | 覆盖专业 |
---|---|---|---|
实训工位 | 2800个 | 省级标准化认证 | 机械加工、电子技术 |
现代农业实训基地 | 50亩 | 智慧农业系统 | 园艺技术、畜牧养殖 |
数字化教室 | 45间 | 多媒体互动教学 | 全专业覆盖 |
对比周边区县职教中心,万善职高在农业类实训场景的完整性上具备优势,但在工业4.0设备投入上较市级示范校存在代差。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3+3”专业集群,重点建设表格如下:
专业群 | 核心专业 | 校企合作项目 | 技能证书通过率 |
---|---|---|---|
现代农业技术群 | 园艺技术、农产品加工 | 柑橘种植示范基地 | 92% |
智能制造技术群 | 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 | 长安汽车订单班 | 88% |
现代服务业群 | 电子商务、旅游服务 | 京东物流实训中心 | 85% |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拓展”三级架构,其中岗位能力课程占比达60%,但新兴专业(如新能源技术)的课程更新速度滞后于产业需求。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能力
教职工总数185人,结构性数据如下: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持证情况 |
---|---|---|---|
专任教师 | 132 | 71% | 研究生学历28% |
企业兼职教师 | 58 | 31% | 高级技师占比75% |
“双师型”教师 | 93 | 63% | 职业资格二级以上 |
教师团队在传统优势专业(如农业技术)的教学经验丰富,但在数字化教学能力评估中,仅35%的教师掌握虚拟现实实训平台操作,制约了智能制造类专业的教学深度。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呈现以下特征:
年份 | 毕业人数 | 直接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平均起薪 |
---|---|---|---|---|
2020 | 685 | 94.3% | 78.2% | 3200元 |
2023 | 762 | 91.5% | 83.5% | 3800元 |
就业区域集中在成渝经济圈,其中县域本地就业占比达42%,反映出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但升学通道相对狭窄,仅有12%的学生通过单招进入高职院校。
五、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构建“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生态:
- 校企合作:与32家企业签订协议,共建“厂中校”实训中心5个,年接收实习生超800人次
- 社会培训: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项目23期,覆盖4700余人次
相较同类县级职校,其社会培训规模位居前列,但企业参与深度参差不齐,部分合作仍停留在浅层顶岗实习阶段。
采用“军事化+个性化”管理模式,构建“五育并举”评价体系:
维度 | 实施路径 | |
---|---|---|
万善职高的发展历程折射出西部县级职教的共性特征——在资源约束中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其成功经验在于紧扣地方产业需求构建专业体系,但同时也暴露出县域职教普遍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唯有通过政策倾斜、校企合作深化、数字化转型三维突破,方能实现从“输血式”办学向“造血式”发展的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