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院校,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的特色发展模式。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60年创建的苏州中学职业班,2000年经教育资源整合后正式更名为现名,现已发展成为涵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三大专业集群的综合性职业学校。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技能大赛、升学率、就业质量等核心指标上表现突出,累计为区域经济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万名,形成“升学有优势、就业有能力、发展有通道”的多元育人格局。
一、办学历史与发展历程
学校历经三次重大办学体制改革,2015年入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20年牵头组建“青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现有在校学生规模达4200人,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5%。
年份 | 重大事件 | 发展成果 |
---|---|---|
1960-1999 | 职业班初创期 | 培养基础技术工人3000余人 |
2000-2015 | 资源整合与示范建设 | 获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
2016-至今 | 集团化办学阶段 | 合作企业突破200家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构建“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三位一体专业架构,其中云计算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5个专业实施“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计划。开发活页式教材12套,引入X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
专业大类 | 核心专业 | 实训室配置 | 合作企业 |
---|---|---|---|
信息技术 | 大数据技术、区块链应用 | 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安全靶场 | 阿里云、腾讯云 |
智能制造 | 数控加工、智能装备 | 精密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工作站 | 西门子、京东方 |
现代服务 | 航空服务、智慧养老 | 模拟客舱、康养实训基地 | 四川航空、泰康集团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2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2%。实施“青蓝工程”培养计划,近五年选派骨干教师赴德国、新加坡研修63人次,建立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库,年授课量超800课时。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专项能力 |
---|---|---|---|
硕士以上学历 | 97 | 45% | 课程开发/课题研究 |
高级职称 | 82 | 38% | 专业建设/教学督导 |
企业兼职教师 | 126 | - | 技术指导/实操教学 |
四、教学成果与技能培养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42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建立“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开发《智能设备维护》等6门省级精品课程,毕业生“1+X”证书获取率达92%。
年度 | 省级竞赛获奖 | 国家级竞赛获奖 | 专利授权 |
---|---|---|---|
2021 | 46 | 1 | 8 |
2022 | 52 | 2 | 12 |
2023 | 44 | 0 | 15 |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与京东世纪贸易、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践基地9个,开发《地铁运维实务》等定制化课程。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近三年订单班培养学生占比达37%,企业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合作模式 | 青苏职中 | 省内同类院校A | 省内同类院校B |
---|---|---|---|
深度合作企业数 | 200+ | 120+ | 80+ |
实训基地面积 | 1.2万㎡ | 8000㎡ | 6000㎡ |
订单班覆盖率 | 37% | 25% | 20% |
六、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开设“3+2”分段培养项目。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达78%,就业对口率提升至89%,平均起薪较五年前增长42%。
- 升学渠道:单招考试录取率83%、对口高考本科上线率12%
- 就业质量: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占比18%、本地龙头企业就业占比45%
- 发展跟踪:三年内晋升管理层毕业生比例达27%
七、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
实施“工匠精神培育工程”,打造“非遗传承”“创客空间”等特色社团32个。建立心理健康四级预警机制,开发《职业素养》校本课程,学生志愿服务时长年均超1.5万小时。
育人项目 | 青苏职中 | 院校A | 院校B |
---|---|---|---|
非遗传承基地 | 蜀绣/竹编 | 剪纸/皮影 | 年画/泥塑 |
创新创业孵化 | 年均项目50+ | 30+ | 20+ |
素质拓展平台 | 虚拟仿真/AR实训 | 传统工坊/大师工作室 | 企业实景/模拟公司 |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万人次,为贫困地区输送技术骨干300余人。牵头制定《中职学校社会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开发的《老年照护》课程被省内外47所院校采用。疫情期间搭建“云培训”平台,服务企业员工技能提升2.3万人次。
服务类型 | 年度数据 | 社会效益 |
---|---|---|
技术技能培训 | 1.2万人次 | 提升从业人员资质水平 |
>经过六十余年的积淀与发展,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已形成鲜明的“产教融合、多元共生”办学特色,其“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教学过程融入生产链、技能认证衔接职业链”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