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校群(双流建职校群)

四川省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校群(双流建职校群)

四川省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校群是区域内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等特色专业集群,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该校群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整合政、校、企资源,形成“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实训基地共建、订单班培养、技能竞赛等路径,年均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3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5%,与中铁二局、腾讯云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彰显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四	川省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校群

一、学校概况与办学定位

四川省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校群由主校区及4个专业实训基地组成,占地总面积260亩,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办学定位聚焦“建设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涵盖建筑工程、智能制造、数字信息、现代服务四大专业群,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

核心指标数据
在校生规模8200人
专任教师学历(硕士以上)82%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146家
实训设备总值1.2亿元

二、专业群布局与课程体系

校群构建“双核驱动”专业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为主导,延伸至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新兴领域;同步发展数字媒体、电子商务等跨界专业。课程采用“三阶递进”模式:基础技能(1-2学期)→专项技术(3-4学期)→综合项目(5-6学期)。

专业群核心课程职业证书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力学、施工组织、BIM建模二级建造师
智能建造物联网应用、智慧工地管理装配式建筑工程师
数字媒体影视剪辑、三维动画设计Adobe认证

三、师资队伍建设

校群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5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3人。通过“高校教授+企业工程师”组建混编教学团队,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

类别人数占比
正高级职称教师4518.7%
企业兼职教师9839.2%
“双师型”教师18774.8%

四、产教融合实践

校群与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共建“公园城市产业学院”,联合中铁二局、腾讯云等企业开发《装配式构件生产》《智慧城市运维》等定制课程。近3年承接企业技术攻关项目27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800万元。

合作模式典型案例成果
订单班培养中铁“盾构机操作班”年输送120人
实训基地共建腾讯云数据中心实训室培养云计算人才300+
技术研发BIM协同管理平台开发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

五、实训条件与信息化建设

校群建有“建筑全生命周期”实训中心,涵盖设计、施工、运维全流程模拟场景。投入3200万元打造虚实结合的教学空间,包括VR安全体验馆、装配式建筑节点模型库等。数字化校园实现5G网络全覆盖,开发专业课程资源包120个。

实训类别设备价值(万元)功能覆盖
虚拟仿真850BIM建模、施工模拟
实物操作1900测量仪器、焊接机器人
企业实景1450装配式PC构件生产线

六、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开展“学历证书+X证书”试点,取证率达92%。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年培训量超5000人次,被认定为“四川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

项目202120222023
技能竞赛获奖789277
“1+X”取证人数423612784
社会培训人次432051805670

七、国际化办学探索

校群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中德绿色建筑学院”,引入德国IHK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开发《世赛标准砌筑工艺》等国际化课程,选派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研修。招收老挝、柬埔寨留学生32人,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合作国家/地区合作形式成果
德国课程标准互认联合培养认证学员65人
东盟海外教学点建设输出标准至3国院校
“一带一路”沿线技术援助项目承建柬埔寨建筑工坊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建议

当前面临产业升级加速与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需强化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专业布局。针对教师企业实践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建议建立“企业实践学分制”考核体系。为提升国际影响力,可探索在RCEP成员国设立海外分校。

  • 优化路径: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链匹配度
  • 师资突破:完善“校企双聘”制度,强化技术反哺教学
  • 国际合作:搭建“中文+职业技能”海外认证中心

四川省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校群通过系统化改革,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职业教育生态。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转型、复合型师资培育、国际化标准输出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双流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