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龙泉校区是四川省内以航天为特色的高职院校重要校区之一,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背景,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人才培养。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占地规模适中,教学设施融合航天实训场景,形成“校企联动、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其专业设置紧密对接航天产业链,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通过“订单班”实现高就业率,同时与四川航天工业基地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战化技能培训。校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建有航天精密制造实训中心、无人机应用技术实验室等特色平台,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显著,近年来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整体来看,龙泉校区以航天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但在国际化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一、专业设置与学科布局
龙泉校区专业设置以航天装备制造为核心,覆盖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等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形成“航天制造+智能控制”双核驱动模式。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省级重点专业数量 | 校企合作覆盖率 |
---|---|---|---|
机械制造类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 3个 | 100%(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企业联合培养)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测量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 | 2个 | 85%(与京东方、中电科等企业共建课程) |
航天特色类 | 航天电子设备运维、飞行器制造 | 2个 | 90%(定向输送至航天七院等单位) |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校区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0%。通过“航天专家进课堂”计划,引入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实践教学,形成“理论+实操”双导师制。
师资类型 | 人数 | 企业实践经历占比 | 科研成果(近3年) |
---|---|---|---|
教授/副教授 | 70人 | 95%(年均参与企业项目超2个月) | 省级以上教改课题12项 |
企业兼职教师 | 45人 | 100%(来自航天企业一线工程师) | 参与开发实训课程28门 |
“双师型”教师 | 120人 | 80%(持有行业资格证书) |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
三、实训设施与产教融合
校区建有航天精密加工实训中心、无人机装配与调试基地等12个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通过“厂中校”模式,与航天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课堂-车间”无缝衔接。
实训类别 | 核心设备 | 企业共建比例 | 年实训人次 |
---|---|---|---|
机械加工 |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3D测量仪 | 70%(航天七院提供设备支持) | 1200人次 |
电子装调 | SMT贴片机、射频测试仪 | 60%(与成都京东方合作) | 900人次 |
航天特训 | 卫星通信模拟系统、火箭发动机检测平台 | 100%(航天科技集团专项投入) | 300人次 |
四、就业质量与升学路径
校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5%,主要面向航天央企、军工单位及智能制造企业。升学方面,每年约15%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西华大学等本科院校。
就业方向 | 典型企业 | 平均薪资(起薪) | 岗位晋升周期 |
---|---|---|---|
航天制造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公司 | 6500-8000元/月 | 3-5年晋升技术骨干 |
智能装备 | 西门子(成都)、富士康成都基地 | 5500-7000元/月 | 2-4年担任班组长 |
电子信息 | 京东方成都工厂、成都华为研究所 | 6000-7500元/月 | 4-6年晋升工程师 |
五、校园环境与生活配套
校区占地320亩,绿化率达40%,建有标准化宿舍、航天文化主题餐厅及多功能运动场馆。宿舍配备独立卫浴、空调及智能水电系统,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每层楼设学业导师值班室。
- 宿舍类型:4人间(90%)、6人间(10%),均配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餐饮服务:航天主题餐厅(航天元素餐品)、清真窗口、便利店
- 交通配套:校门口设地铁2号线接驳车,覆盖龙泉驿主城区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校区通过“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与德国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航空航天大学建立合作,开展“航天技术双语班”,年均选派20名学生赴海外研修。
合作项目 | 外方院校 | 培养方向 | 语言要求 |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德国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 | 航空器维护国际认证 | 德语B1+雅思5.5 |
航天电子工程 | 俄罗斯圣彼得堡航空航天大学 | 卫星通信技术联合培养 | 俄语A2+专业英语 |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 精密加工技术标准互认 | 英语六级+OP证书 |
七、社会服务与科研转化
校区年均开展航天技术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企业横向课题15项,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与龙泉当地政府共建“航天智造共享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检测服务。
- 技术服务平台:精密零件检测中心(服务本地企业200余家)
- 社区教育:开设“航天科普大讲堂”(年均活动30场)
- 竞赛承办:四川省智能制造技能大赛永久赛点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校区面临高端设备更新滞后、国际化师资短缺等问题。根据“十四五”规划,将投入1.2亿元建设航天数字化实训工厂,引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目标打造西南地区航天产教融合标杆基地。
总的来说呢,成都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龙泉校区以航天产业需求为牵引,构建了“专业-实训-就业”闭环生态,但在技术创新能级和国际化水平上仍需突破。未来需强化科研反哺教学能力,深化与航天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方能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