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德阳绵竹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绵竹文传职院)

德阳绵竹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绵竹文传职院)

德阳绵竹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德阳绵竹。学院以“文化传媒”为核心特色,聚焦影视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依托绵竹年画、蜀绣等地方文化资源,学院构建了“传统文化+现代传媒”的育人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办学模式。目前开设影视编导、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直播与运营等12个专业,与腾讯、抖音、四川电视台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然而,作为新建高职院校,其在师资结构、科研能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德	阳绵竹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一、地理区位与战略布局

学院选址于绵竹市新市工业园区,占地约600亩,毗邻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天府大道北延线,交通网络覆盖成绵高速、川青铁路等干线。区域文化产业基础雄厚,周边聚集了绵竹年画博物馆、剑南春文化产业园等文旅地标,为实践教学提供天然资源。

指标德阳绵竹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成都校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绵阳校区)
占地面积600亩2000亩1600亩
所在城市GDP(2022年)1574.8亿元(德阳)1.24万亿元(成都)3086.4亿元(绵阳)
文化企业数量(周边5公里)23家156家89家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重点建设影视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三大专业群,其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获省级重点建设立项。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设置年画数字修复、短视频创作等特色课程,与企业联合开发《直播电商实务》等活页式教材。

维度德阳绵竹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专业总数12个79个24个
省级重点专业占比8.3%26.6%12.5%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比例65%32%48%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

现有专任教师18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2%,“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建有数字影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近三年完成横向课题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5篇。但缺乏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科研项目层次有待提升。

指标德阳绵竹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成都文理学院(传媒系)
师生比1:171:121:15
教授占比12%25%18%
年科研经费(万元)85320180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投入1.2亿元建设影视实训中心、虚拟演播厅、4K超高清编辑实验室等教学空间,配备ARRI摄像机、DaVinci调色系统等专业设备。与抖音火山引擎共建短视频实训基地,实现“教室-工场-直播间”场景贯通。

五、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构建“岗课赛证”融通机制,与腾讯云共建云计算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覆盖影视制作、游戏设计、新媒体运营等领域。202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78%,本地就业占比42%,但进入头部企业比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六、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完成绵竹年画数字馆藏工程,开发《年画里的中国》在线课程。年培训社会人员超3000人次,但文化传播辐射范围仍局限于省内。

七、发展瓶颈与竞争压力

面临四川传媒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同类院校挤压,品牌知名度排名全省高职第48位。2023年招生计划完成率91%,但文科类专业报到率较理科低15个百分点。

八、未来战略规划

规划建设“元宇宙影视制作”新专业,拟投资800万元升级LED虚拟拍摄系统。推进“中文+传媒”国际化项目,与泰国清迈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力争2025年实现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突破。

德阳绵竹文化传媒职业学院通过精准定位区域文化产业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但在高端资源整合、科研创新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强化数字化转型,深化产教融合层次,方能在激烈的传媒教育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