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南充中医职院)

南充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南充中医职院)

南充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医药文化发源地——南充市。学院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技能人才”为核心使命,依托川东北深厚的中医药底蕴,构建了以中医药类专业为主体,康养、护理、药学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校园占地近千亩,拥有现代化实训大楼、模拟医院、中药标本馆等教学设施,并与多家三甲中医医院、医药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模式,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了大量技术型人才,在区域中医药职业教育领域形成显著特色。

南	充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川北区中医药进修学校,历经多次改制与整合,2019年正式升格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聚焦“中医药+健康服务”,致力于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需的中医护理、中药炮制、康复治疗等技术技能人才。

时间节点 发展历程
1951年 川北区中医药进修学校成立
2004年 升格为普通中专学校
2019年 获批为高职院校

二、专业设置与学科布局

学院现开设中医学、中药学、护理、针灸推拿等23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医药结合、医养融合”的学科生态。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特色方向
中医药类 中医学、中药制药技术 川派中药炮制技术传承
康养护理类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 中医特色康复疗法
药学类 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 川产道地药材鉴定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42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8%。建有川东北首个中医药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配备中药鉴定数字化平台、智能针灸训练系统等先进设备。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教授/主任医师 45 10.7%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92 21.9%
中级职称 185 44.0%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85%进入基层医疗机构或医药企业。创新“1+X”证书制度,将中医适宜技术、中药调剂员等职业资格融入课程体系。

  • 主要就业方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生产企业
  • 校企合作单位:同仁堂、好医生药业、南充市中心医院等
  • 典型就业岗位:中医助理、中药炮制工、康复理疗师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承担市厅级以上课题47项,发表中医药类论文200余篇。建成“川产道地药材研究中心”,为南充及周边地区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

科研指标 数据
纵向课题经费(万元) 320
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12
非学历培训人次(年) 3000+

六、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投入1.2亿元建设中医药实训大楼,包含模拟中药房、数字化脉诊实训室等特色场馆。开发“云上中药”在线教学平台,实现虚拟仿真实验全覆盖。

  • 实训设备总值:8500万元
  • 图书馆藏书:45万册(含古籍善本3000册)
  • 信息化教学覆盖率:100%

七、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承

与德国格拉夫瓦尔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中医护理联合培养项目,累计输送留学生60余名。承办“嘉陵江国际中医药论坛”,推动川派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

国际合作项目 合作国家/地区 内容形式
中医护理研修班 德国、奥地利 学分互认+临床实习
道地药材出口标准 新加坡、马来西亚 质量检测体系共建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路径

当前面临中医药行业升级与职业教育改革双重压力,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深化“政-校-企-村”四方联动机制。未来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中医药产业学院,打造集教学、生产、研发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综合体。

  • 短期目标:提升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群为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
  • 长期规划: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高地

作为区域中医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南充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强化产教融合、深耕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逐步形成“立足川东北、辐射西南、服务基层”的办学格局。其发展既承载着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使命,也面临着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唯有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方能实现从技能培养向价值创造的跨越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