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仪陇县扶轮育才职业中学校怎么样(仪陇职校评价)

仪陇县扶轮育才职业中学校怎么样(仪陇职校评价)

仪陇县扶轮育才职业中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与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前身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的铁路职工子弟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经整合更名为现名,依托铁路行业背景构建了以交通运输、机械加工为主的专业体系。近年来,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逐步形成“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的办学特色,在川东北地区职业院校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如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方向;二是实训设施投入显著,建有多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三是就业渠道畅通,与多家国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然而,学校亦面临师资结构老化、新兴专业竞争力不足等挑战,需在数字化转型与跨区域合作中寻求突破。

仪	陇县扶轮育才职业中学校怎么样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起源于1946年设立的铁路职工子弟学校,1985年改制为职业中学,2008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重点覆盖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

时间节点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46-1985年铁路职工子弟学校阶段奠定基础教育体系
1985-2005年职教转型与专业建设开设铁道运输、机械加工等专业
2008年至今省级重点校发展期建成3个省级实训基地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四大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2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技能”三级架构,推行“双证书”制度。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合作企业
铁道运输轨道供电、列车客运组织成都铁路局
数控技术CAD/CAM、机床维护南充东风电机厂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京东西南分公司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教职工总数1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2%,“双师型”教师占比45%。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近两年累计选派56名教师参与企业实践。

指标类型2021年2023年变化趋势
师生比1:181:16持续优化
硕士以上学历12%18%显著提升
企业兼职教师8人15人翻倍增长

四、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校内实训场所面积达1.2万平方米,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建有轨道交通模拟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工厂等核心设施。与12家企业签订深度合作协议,开展“订单班”培养。

  • 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
  • 企业捐赠设备价值:580万元
  • 年均实习岗位供给量:800+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3%。升学渠道方面,高职单招录取率从2020年的67%提升至2023年的79%。

年份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升学率
202196.2%81.5%72%
202296.8%83.2%75%
202397.1%83.8%79%

六、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扶贫协作项目3个。作为川东北轨道交通职教联盟牵头单位,联合开发行业标准4项,输出优质教学资源至周边6所中职学校。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年均1200人
  • 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年均2800人
  • 跨省职教协作项目:参与院校12所

七、办学特色与创新举措

创新实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第1年基础能力培养,第2年专项技能训练,第3年顶岗实习。开发《高铁乘务英语》《智能设备运维》等特色校本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
  • 1+X证书试点:覆盖8个专业
  • 省级教学改革案例:入选5例

八、发展瓶颈与未来展望

当前主要挑战包括:专业迭代速度滞后于产业升级需求,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率不足40%,县域外优质生源吸引力有待提升。根据《仪陇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学校拟在三个方面突破:

  1. 建设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园区,投资预估1.2亿元
  2. 推进“5G+智慧校园”建设,2025年前完成数字孪生实训系统开发
  3. 深化与长三角地区企业合作,年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目标提升至300人

仪陇县扶轮育才职业中学校在七十余年办学历程中,既传承了铁路行业的严谨治校传统,又通过持续改革创新实现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其“立足产业、服务区域”的办学路径为县域职教发展提供了可参考样本,但在数字化转型和专业集群升级方面仍需加速突破。未来若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抢占先机,有望成为川东北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