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志翔技术学院(川资中志翔技院)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志翔技术学院(川资中志翔技院)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志翔技术学院是一所立足川南、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院以“技术立校、技能强企”为办学理念,开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特色专业,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构建起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在师资结构、实践资源整合、就业质量提升等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四	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志翔技术学院

一、地理位置与经济环境分析

资中县地处成渝经济区核心地带,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学院位于县城规划区,毗邻工业园区,区位优势显著。

指标资中县四川省平均水平全国县域均值
人均GDP(万元)3.86.54.2
第二产业占比42%45%48%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85家120家90家

数据显示,资中县工业基础弱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但机械制造业集群为学院提供稳定就业市场。

二、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6大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40%。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超60%。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合作企业证书获取率
数控技术应用CAD/CAM、数控机床操作内江凤凰集团87%
电子商务网店运营、新媒体营销京东西南仓79%
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故障诊断比亚迪资中服务中心82%

专业设置与本地产业链匹配度较高,但新兴技术专业(如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滞后。

三、师资队伍结构对比

指标志翔学院省内同类院校理想标准
师生比1:231:181:15
双师型教师占比65%78%85%
硕士以上学历22%35%50%

教师数量基本达标但质量待提升,企业兼职教师占比仅12%,低于优质职业院校20%的标准。

四、实训资源配置现状

学院建有机械加工、电子电工等5个校内实训中心,设备总值2300万元。与12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年接纳实习学生超800人次。

项目校内企业基地行业需求
数控设备数量45台-120台/万平米产能
智能生产线2条8条15条/园区
VR实训室1间-3间/数字化转型

实训设备更新周期长达6年,智能化实训条件落后于产业升级速度。

五、就业质量跟踪分析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但专业对口率波动较大。2023年薪资水平较2020年增长18%,仍低于省均值。

年度就业率对口率起薪(月)
202193%68%3200元
202291%62%3400元
202392%65%3800元

就业稳定性不足,三年内离职率达47%,反映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缺失。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院推行“订单班”“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与23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厂中校”实训平台3个,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45%。

  • 合作深度:从单一顶岗实习向联合研发延伸
  • 利益联结:设备捐赠转向技术入股新模式
  • 痛点:企业参与持续性不足,项目周期平均仅1.8年

需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分配制度。

七、学生发展路径研究

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培养定位下,近30%毕业生通过单招进入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获奖人数年均增长15%,但省级以上奖项占比偏低。

发展渠道比例支持措施成效指标
就业72%岗前培训体系对口率65%
升学28%文化课强化班录取率81%
创业5%孵化基地扶持存活率42%

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生态,校友资源利用率不足30%。

八、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年培训规模达3000人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等群体。技术开发服务到款额年均增长25%,但横向课题总量偏少。

服务项目年度数据可比院校均值提升空间
社会培训人次32004500拓展老年教育、社区教育
技术研发合同数18项35项加强产学研联合体建设
技能鉴定人数15002800申报更多职业资格考点

社会服务收入占比仅12%,远低于优质职业院校30%的水平。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志翔技术学院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需在师资高端化、专业集群化、产教融合纵深发展等领域实现突破。建议通过引育高层次人才、共建产业学院、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等举措,增强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