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成都市人民政府管辖,由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龙泉驿区政府联合共建。学院立足成都“汽车产业生态圈”,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体系。作为西南地区汽车类职业教育标杆院校,学院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并与一汽丰田、吉利汽车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贯通模式。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企业满意度超90%,为区域汽车产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成都市机械职业学校,201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获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办学定位明确为“服务汽车产业升级,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研发”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关键节点 | 事件内容 |
---|---|
2014年 | 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 |
2017年 | 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
2020年 | 建成国家级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2022年 | 牵头成立成渝汽车职教联盟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设置汽车工程、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6个二级学院,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18个专业。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检修》《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等,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合作企业 |
---|---|---|
新能源汽车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宁德时代、比亚迪 |
智能网联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百度Apollo、华为 |
传统制造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一汽大众、沃尔沃 |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现有教职工43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88%。建有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个,近五年完成横向课题47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1200万元。
指标类型 | 数据表现 |
---|---|
师生比 | 1:16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68% |
企业兼职教师 | 96人 |
年科研经费 | 850万元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校园占地660亩,建有国内领先的汽车实训中心,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实训室、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等12类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达2.3亿元,其中价值百万以上设备32台套。
实训类别 | 设备数量 | 合作企业 |
---|---|---|
新能源汽车 | 实训工位240个 | 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检测系统 |
智能网联 | 测试车辆15台 | 百度Apollo捐赠开发平台 |
传统制造 | 发动机拆解台架50组 | 一汽丰田捐赠生产线 |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12个,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近三年订单班规模突破1500人,企业参与开发课程比例达70%,实现“教室-车间-岗位”三级跨越。
六、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推行“1+X”证书制度,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2%。202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车企比例达37%,平均起薪6800元/月,专业对口率89%。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共建“中德汽车学院”,引进IHK认证标准。每年选派50名骨干教师赴海外研修,留学生规模突破200人,覆盖“一带一路”12国。
八、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万人次,为军工企业定制培养技术骨干300余人。打造“汽车文化节”“工匠讲堂”等品牌活动,形成“严谨、精益、创新”的校园文化内核。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度融入产业链,构建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生态。其“双元制”育人模式、智能化实训体系、国际化合作路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需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跨学科专业群建设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强化西南地区汽车职教高地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