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南充师范学院简介(南充师范学院概况)

四川南充师范学院简介(南充师范学院概况)

四川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扎根川东北,以师范教育为传统优势,逐步发展为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高校。其发展历程与国家教育战略紧密相连,尤其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区域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强化科研创新、深化国际合作,显著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成为四川省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

四	川南充师范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46年创建的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更名为川北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专注师范教育。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但仍保留“南充师范学院”的历史称谓。作为四川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教师教育为根基、文理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为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
1946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成立
1952年转型为师范院校,设数学、中文等专科学系
1978年开始本科教育,设立12个师范专业
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8年新增3个博士点,跻身省属高校前列

二、地理环境与校园资源

学校坐落于南充市顺庆区,占地3000余亩,嘉陵江校区与华凤校区隔江相望。校园建筑融合三国文化元素,图书馆藏书总量达320万册,其中线装古籍4.3万册。生态湿地公园与智慧教室并存,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育人环境。

类别数据指标
占地面积3000+亩(含校地合作基地)
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78%
智慧教室数量216间
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7个

三、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

现有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学科入选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文学理学构成核心学科群,其中“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论”为省级特色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14个,居省属师范院校前列。

学科类型代表专业特色方向
师范教育类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教育文理名师培养
人文社科类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基层治理
理工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智慧教育与生态技术

四、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达5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21人。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授进课堂”计划,近五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推行“主辅修+微专业”培养模式,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2%以上。

五、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建有“川东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200余份。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15%,成果转化率达34%

科研指标2020年2023年增长率
SCI论文数321篇587篇82.8%
发明专利授权47项92项95.7%
科研到账经费1.2亿2.8亿133%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与美、英、澳等国32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设有“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学院。年均选派200余名学生赴海外交流,招收长短期国际学生400余人。主导成立“川东北-东盟教育联盟”,开发双语慕课课程56门

七、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其中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占比63%。考研录取率年均增长8%,2023年达到27%。校友中涌现全国优秀教师460人、特级教师180人

八、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依托“川东北文化研究院”,系统整理《保宁府志》《阆中丝绸史》等地方文献。创排话剧《张澜先生》获全国高校文艺汇演金奖。连续12年承办“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节”,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在川陕甘渝地区建立优质生源基地120个,辐射人口超5000万。

评价维度省内排名全国同类院校对比
师范类专业实力前3西部第1梯队
科研转化效益前8高于70%省属高校
雇主满意度前5持平东部同类院校

作为川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核心载体,四川南充师范学院始终秉持“弘文励教、笃行致远”的校训精神,在教师教育创新、区域文化研究、基础教育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需求,学校正通过数字化转型、学科交叉融合、国际化水平提升等战略举措,向着“全国知名、区域引领”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稳步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