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

3402亩

中央统战部

- 人气值:957
- 招办电话:020-85220130
- 官方网址:www.jnu.edu.cn
- 电子邮箱:jnu@jnu.edu.cn
基本信息
暨南大学,简称“暨大”,是中国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央统战部直属高校,也是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06年,由清政府创办于南京,旨在为海外华侨提供高等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历经多次迁址和重组,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华侨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以“忠信笃敬”为校训,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为全球华侨华人和内地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暨南大学的历史沿革丰富而曲折,反映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变迁。学校最初于1906年在南京成立,名为“暨南学堂”,专为南洋华侨子弟而设。1927年,学校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并迁至上海,成为一所以华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性大学。抗日战争期间,学校一度迁至福建建阳,战后回迁上海。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由广东省政府主管,重点服务华南地区的华侨教育。改革开放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1983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入选“211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今,暨南大学已成为中国华侨教育的龙头,为全球华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在学术实力方面,暨南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多元的学科体系。学校设有37个学院,覆盖文、理、工、医、经、管、法、教育、艺术等十大学科门类。其优势学科包括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临床医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其中新闻传播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摇篮”。学校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实力突出,近年来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华侨研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暨南大学还注重产学研结合,与多家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校园文化是暨南大学的一大亮点,体现了多元包容的特色。学校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学生来自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港澳台和东南亚华侨子弟居多,这种多元背景营造了独特的国际化氛围。校园内活动丰富多彩,如国际文化节、华侨文化论坛和各类学术竞赛,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暨南大学还强调创新创业教育,设有创业学院和众创空间,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此外,学校体育氛围浓厚,拥有完善的设施和多个体育社团,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际交流是暨南大学的核心优势之一。学校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联合研究和双学位项目。每年有大量外国学生来校学习,同时暨大学生也有机会出国交流,增强全球视野。学校还设有多个国际教育平台,如东南亚研究所和海外华文教育研究中心,推动对华侨华人的深入研究。这种国际化办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全球影响力,也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做出了贡献。
暨南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成就斐然。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超过40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众多海外华侨领袖、企业家和学者。校友网络遍布全球,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学校积极服务社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和科技支持。此外,暨南大学在医疗卫生领域贡献突出,附属医院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华南地区的重要医疗中心,在抗疫等公共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总之,暨南大学作为中国华侨教育的先驱和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其悠久历史、强大学术实力、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特色,在全球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使命,推动教育创新,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展开全部

奖助学金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对于广大考生及家长而言,深入了解其学杂费构成以及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是规划学业与家庭财务的重要一步。总体而言,暨南大学秉承公立大学的教育责任,学费标准合理,同时构建了“奖、助、贷、勤、补、免”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位学子不会因经济原因而辍学。
暨南大学的学费标准主要根据学生的学历层次、专业类别以及所属校区(广州、深圳、珠海)有所不同。本科学费方面,文科类专业学费相对较低,每年约为6000元至7000元人民币;理工科、外语、体育类专业稍高,通常在7000元至8000元之间;而艺术类专业则因其教学资源的特殊性,学费最高,每年约在10000元至30000元不等。住宿费根据宿舍条件(如空调、独立卫浴、人数)的不同,每年大约在1200元至6000元区间内浮动。此外,学生还需缴纳教材费、医疗保险费等代收代缴费用,这部分费用根据实际发生收取,每年约1000至2000元。总体计算,一名暨南大学本科生每年的学杂费总成本大致在1万至4万元人民币之间,处于国内重点高校的合理水平。
研究生阶段的学费相较于本科有所提升,体现了更深层次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每年约为8000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如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等)的学费则因专业而异,范围较广,每年从2万至数万元不等。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通常与学术型硕士相近或略高。学校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助理(RA)、教学助理(TA)岗位,不仅能获得可观的工作津贴,更是学术能力锻炼的绝佳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费压力。
暨南大学设有极为丰富的奖学金项目,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其中国家层面有面向全体优秀学生的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校级奖学金更是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包括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干部奖学金、社会捐赠奖学金等。其中,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年综合测评成绩评定,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奖金从1000元至数千元不等。此外,众多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华侨华人、校友在校设立了近百项社会捐赠奖学金,如“彭瑞安归侨子女奖学金”、“梁奇达暨南教育奖学金”等,这些奖学金评选标准各异,为不同特长和背景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奖励机会。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就学,暨南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助学金体系。其核心是国家助学金,面向经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分为2-3档。同时,学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设立了多项助学金,如“仲明助学金”、“顺丰助学金”等,为困难学生提供额外的生活补助。更重要的是,学校全面协助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通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每年最高可申请16000元的贷款额度,用于支付学费和住宿费,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除了“奖”和“助”,“勤”也是资助体系的重要一环。暨南大学学生处下设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常年为在校学生提供大量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展开全部

院校图册







暨南大学交通路线指南
- 广州公交B25路:体育中心站 → 暨南大学站(直达线路,约30分钟)
- 广州地铁3号线:岗顶站(D出口)→ 步行800米至暨南大学正门
- 广州公交813路:广州火车站 → 暨大北门站(途经华师附中)
- 夜班公交夜41路:天河客运站 → 暨南大学南门(23:00-5:30运营)
- 自驾提示:导航至"暨南大学(石牌校区)",校内限时开放社会车辆进出

历年分数
地区 | 专业 | 年份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新生指南
欢迎来到暨南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暨南大学以其开放包容的氛围和卓越的学术环境吸引着无数新生。这份新生指南旨在帮助你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从入学准备到校园探索,涵盖方方面面。无论你是本地学子还是远道而来的国际生,这里都将成为你成长和追梦的起点。让我们一步步带你走进暨南大学的精彩世界,助你顺利开启这段难忘的旅程。
新生入学的第一步是完成报到流程。通常,学校会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详细的报到时间和地点,建议提前查看暨南大学官网或新生微信群获取最新信息。报到时,需携带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以及近期照片等材料。住宿安排是另一重要环节,学校提供多种宿舍选择,包括单人间、双人间和四人间,新生可根据个人需求申请。别忘了准备生活必需品,如床上用品、洗漱用品和电子设备,以减轻初到时的负担。提前规划行程,避免高峰期拥堵,确保报到日顺利无忧。
暨南大学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宿舍区设施齐全,每栋楼都配备有洗衣房、热水供应和Wi-Fi覆盖。食堂是校园生活的核心,多个食堂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从粤菜到国际风味,满足不同口味。交通方面,校园内设有自行车租赁点和校车服务,方便学生穿梭于各个校区。周边购物也很便利,超市和便利店林立,可轻松采购日常用品。建议新生尽快熟悉校园布局,下载校园地图APP,参与 orientation 活动,以快速融入新环境。记住,保持宿舍整洁和与室友沟通,能让你拥有更舒适的居住体验。
学术是大学生活的重心,暨南大学拥有丰富的资源支持你的学习。图书馆藏书浩瀚,提供电子资源和自习空间,建议尽早办理借书证并学习使用数据库。课程选择上,新生应仔细阅读专业手册,咨询导师意见,平衡必修和选修课。学习技巧方面,制定时间表、参加小组讨论和利用 office hours 与教授交流,能有效提升效率。此外,学校还提供 tutoring 中心和写作辅导服务,帮助应对学术挑战。保持好奇心和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你将发现学术世界的无限可能。
大学生活不仅是学习,更是社交和成长的舞台。暨南大学有众多社团和组织,从学术俱乐部到体育团队,总有一款适合你。参加社团招新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能丰富你的课余生活。学生会和志愿者项目也是锻炼领导力和服务精神的好机会。建议新生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参与校园 events,如文化节和体育比赛,这有助于构建人际网络。交友方面,尊重多样性、倾听他人故事,能让你的大学时光更加充实和难忘。
保持身心健康是成功大学生活的基础。暨南大学设有校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新生应了解医保政策和紧急联系方式。安全方面,注意个人财物保管,避免夜间单独出行,并熟悉校园安保设施如报警点。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学校有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免费支持,遇到压力时不要犹豫求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能帮助你保持活力。记住,安全第一,享受生活的同时务必谨慎行事。
暨南大学之旅即将开始,这份指南只是起点。大学生活充满机遇与挑战,愿你能以积极心态探索未知、学习成长。不要害怕犯错,每一次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利用学校资源,拓展视野, build lasting friendships, and make the most of your time here. 祝贺你成为暨南大家庭的一员,期待你在这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展开全部

学杂费用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对于广大考生及家长而言,深入了解其学杂费构成以及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是规划学业与家庭财务的重要一步。总体而言,暨南大学秉承公立大学的教育责任,学费标准合理,同时构建了“奖、助、贷、勤、补、免”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位学子不会因经济原因而辍学。
暨南大学的学费标准主要根据学生的学历层次、专业类别以及所属校区(广州、深圳、珠海)有所不同。本科学费方面,文科类专业学费相对较低,每年约为6000元至7000元人民币;理工科、外语、体育类专业稍高,通常在7000元至8000元之间;而艺术类专业则因其教学资源的特殊性,学费最高,每年约在10000元至30000元不等。住宿费根据宿舍条件(如空调、独立卫浴、人数)的不同,每年大约在1200元至6000元区间内浮动。此外,学生还需缴纳教材费、医疗保险费等代收代缴费用,这部分费用根据实际发生收取,每年约1000至2000元。总体计算,一名暨南大学本科生每年的学杂费总成本大致在1万至4万元人民币之间,处于国内重点高校的合理水平。
研究生阶段的学费相较于本科有所提升,体现了更深层次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每年约为8000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如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等)的学费则因专业而异,范围较广,每年从2万至数万元不等。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通常与学术型硕士相近或略高。学校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助理(RA)、教学助理(TA)岗位,不仅能获得可观的工作津贴,更是学术能力锻炼的绝佳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费压力。
暨南大学设有极为丰富的奖学金项目,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其中国家层面有面向全体优秀学生的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校级奖学金更是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包括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干部奖学金、社会捐赠奖学金等。其中,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年综合测评成绩评定,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奖金从1000元至数千元不等。此外,众多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华侨华人、校友在校设立了近百项社会捐赠奖学金,如“彭瑞安归侨子女奖学金”、“梁奇达暨南教育奖学金”等,这些奖学金评选标准各异,为不同特长和背景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奖励机会。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就学,暨南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助学金体系。其核心是国家助学金,面向经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分为2-3档。同时,学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设立了多项助学金,如“仲明助学金”、“顺丰助学金”等,为困难学生提供额外的生活补助。更重要的是,学校全面协助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通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每年最高可申请16000元的贷款额度,用于支付学费和住宿费,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除了“奖”和“助”,“勤”也是资助体系的重要一环。暨南大学学生处下设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常年为在校学生提供大量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展开全部

开设专业
招生简章




















院校资讯
-
暨南大学本科分数线(暨南本科录取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其本科招生分数线始终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风向标。从近年数据来看,该校录取线呈现“稳中有升、梯度明显”的特征,2023年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较2019年平均上涨12.3%,彰显其学术竞争力与品牌价
-
暨南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暨大考研复试线)
暨南大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考研复试分数线长期受到考生广泛关注。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重点院校,暨南大学复试线呈现显著学科差异性与动态调整特征。从近三年数据看,该校复试线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
暨南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暨南研招复试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其研究生招生工作始终秉持“科学选拔、公平公正”的原则。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是考生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高校招生标准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暨南大学复试分数线呈现动态调整特征,既受到国家政策、报考热度的影响,
-
暨南大学医学院分数线(暨大医录取线)
暨南大学医学院作为国内顶尖医学院校之一,其分数线长期处于高位波动状态,既受到学校综合实力、学科排名等内部因素影响,也与国家招生政策、社会医疗需求等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从近五年数据来看,该院在广东省内录取最低分稳定高于本科线120-150分区间
-
暨南大学港澳台分数线(暨大港澳台录取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内地首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其港澳台招生政策始终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港澳台分数线既是高校选拔人才的核心标准,也是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体现。从近年数据来看,暨南大学港澳台分数线呈现“稳中有升、学科分化、政策驱动”的特
-
暨南大学分数线河南(暨南大学河南分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在河南省的招生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从近年数据来看,该校在豫录取线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尤其临床医学、金融学等热门专业竞争尤为激烈。2023年该校普通类最低录取分较河南省理科一本线高出12
-
暨南大学分数线2021(暨大2021录取线)
2021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与学科分化特征。从全国整体来看,该校在传统高考省份(如安徽、福建)的理工类最低录取分较2020年平均上浮3-5分,文史类波动幅度则控制在2分以内;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如河北、辽宁),受选科
-
暨南大学分数线艺术(暨大艺考分数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其艺术类招生政策始终体现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特色。近年来,该校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动态调整特征,既受到全国艺考改革的政策影响,又因华侨考生特殊通道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从2020-2023
-
暨南大学2023广东录取分数线(暨大23粤投档线)
暨南大学2023年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分化特征,整体延续了近年高位稳定态势。普通类(历史)最低录取分614分,对应省排位约1800名;普通类(物理)最低分620分,对应排位约19000名,较2022年物理类门槛提升3分。从专业层面看
-
暨南大学成考分数线(暨大成考录取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其成人高等教育始终秉持“侨校+名校”的办学特色。在成人高考领域,该校分数线呈现“稳中有进、动态调整”的特点,既体现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划定的总框架,又彰显自身学科优势与生源竞争规律。近五年数据显示,文
-
暨南大学复试分数线(暨大复试线)
暨南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综合性大学,其复试分数线始终是考研群体关注的焦点。该校复试线呈现显著的学科差异性,理工类专业普遍高于国家线20-40分,经管类部分专业甚至超过国家线50分以上,而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则多与国家线持平。从近年趋势看,受研究生报
-
暨南大学心理学考研分数线(暨大心理考研分数线)
暨南大学心理学考研分数线作为反映学科竞争态势与人才培养标准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呈现出多维度动态变化特征。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及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暨南大学心理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等级,其研究生招生工作始终贯彻“德
-
暨南大学分数线安徽(暨大皖招分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在安徽省的招生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其安徽录取线呈现出“高位波动、文理分化、专业溢价”的特点,与安徽省高考改革进程、全国卷难度调整及高校招生策略密切相关。从2020年至2023年数据
-
暨南大学美术生分数线(暨大艺考录取线)
暨南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综合性大学,其美术类专业招生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该校美术生分数线呈现动态调整趋势,既受到国家艺考政策改革影响,也与学校自身定位及报考热度密切相关。从整体来看,暨南大学美术类录取标准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文化课要求持续攀升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分数(暨大华文分数线)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作为国内顶尖侨校的特色院系,其录取分数体系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国际化特征。从近年数据来看,该院录取分数线始终高于广东省本科一批基准线,且呈现逐年攀升趋势。2023年汉语言专业录取最低分达612分(文科),较省控线高出48分,应用
-
暨南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暨大研招录取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其研究生招生工作始终秉持“科学选拔、公平公正”的原则。近年来,随着考研热潮持续升温及“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该校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分化特征:一方面,经济学、管理学等热门学科分数线持续攀升,部
-
暨南大学专业分数线(暨南大学专业分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其专业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从近年数据来看,该校分数线呈现“头部专业持续攀升、文理分化加剧、地域优势显著”三大特征。以2023年为例,普通类物理类最高分专业(临床医学)达652分,超广东省特
-
2018年暨南大学分数线(2018暨大录取线)
2018年暨南大学分数线呈现多维度特征,其全国整体录取门槛保持稳定,但区域间差异显著。广东省作为生源大省,文理科最低录取分分别为582分和574分,体现本地化招生优势;外省竞争中,河南、湖南等人口大省分数线持续走高,理科超600分省份达12
-
暨南大学预科b班分数线(暨大预科B班录取线)
暨南大学预科B班分数线作为华侨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呈现出多维度动态变化特征。从2019年至2023年公开数据显示,该班级文科录取最低分波动范围在510-535分区间,理科则集中在485-510分区间,整体标准差维持在12-15
-
暨南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3(暨大研线2023)
暨南大学作为国内知名双一流高校,其2023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呈现出鲜明的学科差异与竞争态势。从整体来看,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分数线分化明显,其中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持续高位运行,部分学院复试线超出国家线30分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暨南大学
-
暨南大学考研分数线2023(暨大2023研考线)
暨南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重点大学,其2023年考研分数线呈现出显著的学科分化与动态调整特征。从整体来看,学术型硕士(学硕)与专业型硕士(专硕)的分数线差异进一步拉大,部分热门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暨南大学香港录取分数线(暨大香港分数线)
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其香港地区招生工作始终承载着特殊使命。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成员,该校在港招生政策兼具内地高教体系特色与港澳融合优势。近五年数据显示,香港地区录取分数线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中医学
-
暨南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分数线(暨大计算机研招分数)
暨南大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其计算机研究生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报考热度持续攀升,暨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含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分数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
广州暨南大学分数线(暨南大学录取分数线)
广州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其高考录取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该校分数线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尤其在广东省内竞争尤为激烈。从2020年至2023年数据来看,普通类(历史)最低录取分稳定在全省前1.5%区间,
校历介绍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其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清朝末年,由端方等人在南京创立,最初名为“暨南学堂”,旨在为海外华侨子弟提供教育机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学堂的命名源于《尚书·禹贡》中的“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寓意将中华文化传播至四海之外。创立之初,暨南学堂仅招收少量学生,但很快成为华侨教育的摇篮,为中国近代教育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期暨南学堂以中等教育为主,课程设置兼顾中西文化,包括中文、英文、数学和科学等,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堂暂时停办,但于1918年在黄炎培等人的努力下复办,并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开始向高等教育转型。1923年,学校迁至上海真如,扩建为“国立暨南大学”,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设文、理、商、法等学院,吸引了大量华侨子弟和国内学生就读。
1920年代至1930年代,暨南大学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华侨教育的重镇。学校强调“面向海外、面向侨胞”的办学宗旨,开设了南洋研究所等机构,研究华侨问题和东南亚文化。同时,暨南大学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如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如文学家郑振铎和教育家何炳松等。这一时期,学校声誉日隆,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
抗日战争爆发后,暨南大学面临严峻挑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学校被迫内迁,先至福建建阳,坚持办学。在艰苦条件下,师生们保持学术活力,继续为抗战培养人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部分师生南下广东、香港等地,坚持游击式教学,体现了暨南人的坚韧精神。抗战胜利后,1946年学校回迁上海原址,但很快因内战影响,办学再次受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经历了一系列调整。1950年,学校因院系调整被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暂时停办。这一时期,华侨教育政策发生变化,但国家仍重视侨务工作。1958年,在国务院的批准下,暨南大学于广州重建,由广东省政府主管,重新招收华侨学生,并增设医学院、经济学院等,恢复为综合性大学。重建后的暨南大学秉承传统,继续为海外侨胞服务。
1960年代,暨南大学进入稳定发展期,学校规模扩大,师资力量增强,开设了多个侨务相关专业。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再次受到冲击,教学活动中断,许多教师和学生被迫下放劳动。直至1970年,学校被迫停办,校舍被其他单位占用。这一时期,暨南大学的历史几乎中断,但海外校友和侨胞们始终怀念这所母校。
1978年改革开放后,暨南大学迎来复兴。在国务院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学校于1978年复办,并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复办初期,学校迅速恢复招生,重点发展华侨特色专业,如华文教育、国际经济等。1980年代,暨南大学成为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并加强与海外高校的合作,推动国际化办学。
1990年代,暨南大学进一步发展壮大。学校扩大校区建设,在广州石牌新建主校区,并增设理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适应现代化需求。1996年,学校入选“211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同时,暨南大学深化侨务教育,开设了海外华文教师培训项目,为全球华侨提供教育服务。这一时期,学校科研实力提升,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进入21世纪,暨南大学迈向新发展阶段。2006年,学校庆祝建校100周年,回顾百年历程,强调“侨校+名校”的战略定位。2007年,暨南大学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进一步强化在华侨教育、医学、经济等领域的优势。2010年后,学校推进国际化进程,与海外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招收大量国际学生,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学术殿堂。
近年来,暨南大学持续创新发展。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建有多个校区,形成“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学科建设方面,暨南大学在医学、药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位居全国前列,并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同时,学校坚持为侨服务,每年培养数千名华侨学生,为他们提供回国深造的机会。暨南大学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暨南大学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华侨教育史诗。从1906年创立至今,学校历经战乱、停办、复兴,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和服务海外侨胞。如今,暨南大学已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全球享有盛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侨务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扬“忠信笃敬”的校训,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书写新的辉煌篇章。